今年入汛以來,廣東省面臨嚴峻復雜的防汛形勢。其中,韶關、清遠市遭遇最強“龍舟水”疊加北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以及臺風、熱帶風暴帶來的多次強降雨。韶關、清遠市委堅持黨建引領抗洪救災,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擔當作為,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筑起“鋼鐵之堤”。
“一盤棋”快速響應
【現場回放】 “一個也不能少!”6月19日,韶關市區北江出現大洪水、湞江出現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韶關迅速組織區鎮村干部、民兵、消防、公安等救援受困群眾。黨員沖鋒在前,劃著橡皮艇奔赴受災群眾家中,背上背著、懷中抱著、手里扶著……他們在洪水中逆流而上,所有黨員心里只想著救人。審計局農資科干部徐良洪看到現場不斷應召加入突擊隊的黨員熱淚盈眶,“那時,我真切感受到了黨的號召力。”
6月21日中午,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下岳村遭受強降雨襲擊,全村8個自然村不同程度被淹。“從5月開始,我們村已經被淹了4次!”下岳村黨總支書記朱炳南對當時的危急情況記憶猶新。水位預警、險情研判一公告,朱炳南立刻帶領村干部、網格員和20多名黨員跑起來,挨家挨戶敲門,10小時內將3433名村民轉移完畢。在水位下降到正常水位線前,黨員干部24小時值守在入村路口。接連幾日“連軸轉”,洪水過后,村干部病倒了好幾個。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韶關、清遠市委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聞“汛”而動、盡銳出戰,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保障到位。
指揮體系快速響應,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韶關、清遠迅速啟動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貫通的指揮調度體系。黨員領導干部迅速行動,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黨組織書記迅速進入狀態,在摸排檢查、轉移群眾、固堤防洪等工作中靠前指揮、日夜奮戰。韶關市2.2萬名防汛責任人全部上崗在位、密切協作,全力做好動員和組織工作。清遠市254名縣領導、1187名鎮領導、7209名村干部深入所聯系的鎮、村、戶,奮戰在重點部位防御、臨災應急處置、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等工作中。
黨旗飄揚,火速集結,重點工作在哪里,黨員崗位就在哪里。在抗洪救災一線,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臨時黨組織無處不在。韶關市機關單位黨組織帶領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結對共建村(社區),6萬多名下沉干部堅守“黨員責任區”。清遠市統籌市縣機關事業單位1543個黨支部與村(社區)黨組織聯建共建,推動干部下沉村(社區)支援抗洪救災62.1萬人次。
“一張網”執行有力
【現場回放】 “我不走,我50多包化肥在一樓,被淹了怎么辦?我要守著這些貨!”6月22日,清遠市大雨滂沱,汛情緊急,浛洸鎮魚咀村一名群眾卻堅決不肯轉移。“命比什么都重要!這些化肥我幫你搬,你馬上撤離!”魚咀村駐村第一書記鄒家成說完立即動手,將50公斤一袋的化肥一袋袋扛上三樓。村民見此,才同意隨他轉移至安全位置。
韶關、清遠市以鎮到村、村到組、組到戶三級黨建網格為基礎,把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延伸到抗洪救災一線,把嚴密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抗洪救災的工作優勢。
筑牢防汛一線“前哨”。韶關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基層干部熟悉當地一草一木的優勢,把風險點摸清摸準,組織疏散群眾、解救人員、排除險情、巡邏值守,每天向群眾發布天氣預警、講解地質災害防御,讓群眾明白“防什么、怎么防”。清遠市則發動基層黨組織通過鄉村“大喇叭”、電話、“敲門行動”等方式,第一時間傳達雨情、發現險情、組織撤離。面對少數群眾不配合甚至轉移撤離后再返回等情況,廣大黨員干部堅決落實“寧可事前聽罵聲,不可事后聽哭聲”要求,“龍舟水”期間轉移群眾15.25萬人,臺風“暹芭”過境期間轉移群眾2.79萬人。
筑牢抗洪搶險“網格”。韶關市的“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機制,圍繞抗洪救災、災后清潔家園等“吹哨”2200多次,黨員主動到社區黨組織報到開展服務3萬多人次。清遠市不斷健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的“網格員+信息員”工作機制,全市劃分網格6913個、配備網格員14324人,在抗洪救災中成功解救多處不在冊的地質災害點周邊群眾共420人。
“一根指揮棒”導向鮮明
【現場回放】 “快快快,這一路上有8個災害隱患點,村里還有9戶獨居老人!”5月11日上午,清遠英德市暴雨如注,黎溪鎮轄區出現多處險情,該鎮黨委90后原委員李鼎新與同事前往救災,同事至今仍記得他出發時的焦急語氣。開到壩五山洪災害隱患點時河水突漲,車子被洶涌的河水推下橋面,洪流無情吞沒了李鼎新。他的英雄事跡在當地干群中引起強烈反響。今年8月,他被追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大戰大考面前,更需要發揮正向激勵效應,促進干部擔當作為。韶關、清遠市注重在抗洪救災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加強關心激勵,傳遞組織溫暖。
深入考察識別黨員干部。韶關市對領導干部在抗洪救災中的表現情況進行專項考核,對主動請纓支援抗洪救災的入黨積極分子給予重點關注。清遠市著力在抗洪救災“最后一公里”考察識別干部,成立工作專班到抗洪任務艱巨的英德、清城、陽山、佛岡等地調研考察,遴選出抗洪救災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70名。
深入宣傳抗洪救災先進典型。韶關市在“韶關發布”“韶關先鋒”開設“筑牢防汛紅色堤壩”專欄,持續宣傳抗洪救災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清遠市積極做好李鼎新同志先進事跡宣傳工作,認真做好家屬慰問、善后撫恤、追授表彰,大力營造不畏艱險、敢于勝利的濃厚氛圍。
深入開展走訪慰問。韶關、清遠市認真落實廣東省委組織部要求,采取電話聯系、視頻連線、實地走訪等方式慰問抗洪救災一線黨員干部,問雨情汛情、問防汛措施、問困難需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后顧之憂。劃撥黨費補助因汛受災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修繕因災受損的基層黨員教育場所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