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干部入戶宣傳講解相關征地政策。楊建林攝
近年來,陜西省府谷縣清水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立足鎮情社情民情,站穩群眾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基層源頭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把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源頭治理和前端化解,統籌推進信訪矛盾源頭治理多元化解機制,切實提高基層信訪矛盾源頭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著力解決群眾在征地拆遷、鄰里糾紛等方面的信訪矛盾。在工作實踐中,清水鎮黨委、政府廣開思路、拓展思維,創新形成信訪“4+3+1”(“4”開門接診、出門尋診、圓桌會診、敲門問診,“3”訪訴求、訪實情、訪民情,“1”研究解決方案)工作法,用實際行動從源頭上預防化解信訪矛盾,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門接診訪訴求
清水鎮結合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等工作,充分發揮綜治中心職能作用,依法合理解決群眾訴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年來,綜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糾紛178件,化解率100%。每天安排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坐班接訪,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現場受理和辦理信訪問題。綜治中心對一般性的民生政策、利民便民信息咨詢及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信訪問題,能夠當場答復的予以現場解答或提出處理意見;對不能當場答復還需進一步調查了解、研究處理的問題,接訪領導請示主要領導召開專題會議,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督促相關責任人抓緊辦理,限時答復。
出門尋診訪實情
每周二,包村領導帶領駐村干部、村干部根據清水鎮群眾反饋的未解決矛盾問題進行回訪,重點走訪意見反響較大、有問題尚未解決或有實際困難需要解決的群眾,傾聽群眾心聲,了解事情成因,分析研判問題,因案施策,共同研究協商個性化解決方案,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圓桌會診研方案
近年來,清水鎮在主抓農業生產的同時大搞經濟建設,引進大量的工業企業、重大項目,征地拆遷、安置補償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往往時間緊、任務重,清水鎮黨委、政府及時組織相關企業、項目負責人和有關群眾召開圓桌會議,面對面協商研究,集體討論決策,形成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矛盾問題。
敲門問診訪民情
清水鎮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敲門行動”,充分發揮“五級五長”作用,由包村領導帶隊,駐村干部、村干部配合,帶著由清水鎮黨委、政府印制的“我們在一起”愛心“紅袋”,裝有各類低保、征拆遷、宅基地審批政策,以及便民服務電話、《信訪工作條例》等宣傳資料,深入村落院舍、田間地頭,對全鎮所有居民進行大排查、大走訪,一“袋”解決群眾急需了解的相關政策法規,打通了干群關系的“最后一公里”,將便民、為民、利民、惠民政策延伸至群眾最末端。通過排查走訪詳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能當時解決的就地解決,解決不了的形成臺賬,限時化解銷號,防止矛盾積累上行。
對癥下藥解民憂
信訪矛盾涉及千家萬戶,牽涉群眾最根本的利益,清水鎮黨委、政府針對群眾反映的訴求問題,因政施策,對癥下藥,妥善處理群眾最關心、最牽掛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清水鎮秉持“排查做到預防前,預防做到調解前,調解做到激化前”的原則,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前,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