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嘎查村,年初有534個,11月增長到776個,達標率從67%增長至97%……這和今年該市實施的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專項行動分不開。
專項行動通過壓實旗、鄉、村三級責任,強化工作指導,及時跟蹤問效等措施,高質量推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壓實責任補短板。簽訂旗市區包聯處級領導干部、蘇木鄉鎮黨委書記、嘎查村黨組織書記推進落實責任書。建立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下和中央自治區財政扶持嘎查村工作臺賬,一周一分析、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加強工作指導,強化跟蹤問效。
分類指導抓提升。把全市794個嘎查村劃分為典型引領、鞏固提升、達標突破三個類別。對典型引領村,注重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優秀嘎查村與薄弱嘎查村“一對一”幫帶制度。對鞏固提升村,推動健康運行。對達標突破村,建檔管理,明確具體目標任務、推進措施和工作進度。同時,指導旗市區分類建立“一村一策”項目發展臺賬。
突出重點強引導。落細落實全市168個中央、自治區扶持集體經濟項目,指導旗市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定期組織開展項目綜合評估、專項審計、實地督導等工作,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項目落地實施。
強化幫扶聚合力。強化駐嘎查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引領幫扶作用。制定從嚴管理12條,推動全市378支駐村工作隊、1272名駐村干部履職盡責。圍繞“科技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拓展“3+N”服務模式。深入推進“一合作社一專家顧問”計劃,選派236名技術專家和124名法律顧問,為全市363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