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鄉村走,恍若畫中游,廣西靈川縣九屋鎮甘草村景色醉人。該村巧借廣西“鄉村振興+行動學習”項目試點契機,打造多處文化景點和農旅特色項目。僅春節期間就吸引游客5000余人,有力帶動村民增收。
廣西實施“鄉村振興+行動學習”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三個主題,在全區32個縣(市、區)實施33個試點項目,探索打造推動“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干部成長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的新模式、新機制,讓行動學習在鄉村振興中“+”出速度、“+”出質量、“+”出效益。
變“單兵作戰”為“集團進軍”
抓住關鍵問題,就抓住了項目的“牛鼻子”。
“土地連片出租后,租金怎么確保及時撥付到戶”……在貴港市港北區“高標準農田+智慧農田”示范區創建過程中,由促進師定期組織施工方、設計方、監理方、村民代表及相關部門“五方會談”,群策群力研討解決田塊怎么并、項目怎么建、建后怎么管等難題。
據港北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澤龍介紹,在工作合力上做加法,在審批流程上做減法,該項目建設工期提前了半年以上,多搶了一年農時。示范區如今已成為廣西首個“智慧農田+稻蝦種養”示范基地,取得“一水兩用,穩糧增效,稻漁雙贏”的成效。
在推進實施試點項目中,各項目團隊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采用行動學習常用的“魚骨刺圖”“頭腦風暴”“團隊列名”等意見收集和分析工具,集思廣益,深入分析試點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癥結,破解關鍵堵點問題170多個,把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調動起來,真正“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參與決策”,變“單兵作戰”為“集團進軍”,推動工作提速、提質和提效。
與此同時,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等4部門聯合開展送訓下鄉,利用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的專業指導和優質師資,組織106個縣(市、區)開展行動學習“萬人大學習、萬人大研討”,全區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行動學習培訓覆蓋率達80%以上。
變“坐而論道”為“學干融合”
在百色市右江區六沙柑橘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試點項目建設中,右江區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理念,從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選配68名熟悉市場經濟、精通產業發展的專業型干部,組建項目團隊,進駐項目一線。
“我們已建16個‘行動學習+’實訓基地,開發4門行動學習特色課程和3條精品培訓線路,把培訓課堂拓展到工作一線,把一線實踐融入培訓課堂,把基地作為干部學習鍛煉的練兵場。”右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航星說。
把團隊建在項目上、融入中心工作中,推動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讓干部干即是學、學即能用、用即有效。33個試點項目在一線組建100多個實施團隊,很好破解了學用脫節的問題。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效,是“鄉村振興+行動學習”項目的鮮明特征。按照“標準化的理念、規范化的流程、系統化的管理”原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編印了全區第一個針對“行動學習+”項目的評價標準和評分細則,重點考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創新理念、模式、路徑、效果。
“我們整合撬動各類涉農資金5.8億元,支持‘鄉村振興+行動學習’項目建設,選樹打造7個自治區示范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各市縣開展“行動學習+”項目已有100多個,正在將“鄉村振興+行動學習”模式探索延伸拓展到鄉村振興工作各領域。
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
永福縣是廣西“鄉村振興+行動學習”示范點之一。謝斌在項目啟動之初,就主動申請加入。“參與早,有利于發現優秀干部,充實后備干部力量。”在他的努力下,先后物色推薦了熟悉羅漢果產業的干部人才16人。由于在項目創建中擔當實干、表現突出,謝斌也被提拔為永福縣委編辦副主任。
鄉村振興需要什么樣的干部,行動學習就向這方面聚焦、發力。各級組織部門堅持在“賽場”上選“千里馬”、在實戰中選實干家,遴選一批有思想、有干勁、有潛力的干部進入團隊。
靖西市試點實行“項目領辦機制”,讓團隊成員主動認領項目清單。柳州市柳南區設置觀察員,觀察干部的主動度、參與度、貢獻度等。平南縣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領域精選團隊成員,注重年齡層次合理、職務層級合理、傾向基層干部……各地堅持將試點項目建設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主戰場、主考場,讓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項目高質量高標準實施,做成一個項目、成長一批干部。據不完全統計,在33個試點項目團中,縣鄉優秀年輕干部比例達35%以上,已有200多名團隊成員因表現突出獲提拔重用,其中17人走上縣處級領導崗位,35人進入鄉鎮領導班子。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部署,會同農業農村等部門把行動學習與“三農”干部教育培訓、干部能力提升深度融合,培養打造一批善于運用行動學習的干部隊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更多“廣西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