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縣有210萬畝耕地,種植糧食133.7萬畝,是寧夏農業大縣和種糧大縣。這幾年通過改革創新,西吉農業農村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不僅奠定了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基礎條件,更逐漸形成鄉村振興的后發優勢。
作為全區最后一個脫貧摘帽的縣,西吉也是全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去年以來,西吉縣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全縣脫貧戶年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6.6%。
聚焦自治區“六特六新六優”產業,緊緊扭住肉牛大縣、馬鈴薯之鄉、冷涼蔬菜基地、優質雜糧產區不放松,肉牛飼養量達到50萬頭,種植馬鈴薯53.5萬畝,冷涼蔬菜15萬畝,雜糧39.4萬畝。突出改革創新,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固原市委農村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三統三分”機制(農村土地統一經營與農民分項獲利、高效節灌設施統一建設與分業配套、農業經營主體改革統一組織與分工協作機制),新建高標準農田21.74萬畝,盤活撂荒地4.79萬畝、流轉土地11.44萬畝,創新發展“低水高用、引水上山”高效節水農業4.3萬畝、畝產值增加10倍以上,實現了糧食播種面積、總產、單產“三增長”,糧食總產量32.88萬噸、位居全區第三。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
西吉縣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也是中國首個“文學之鄉”“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西芹之鄉”。下一步,西吉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要求,按照“要想富先修路、要增產抓農田、要效益興水利、要跨越強工業”的思路,加快建設農業強縣,全力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為寧夏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作出貢獻。
鞏固四好農村路,打通群眾致富路。西吉因山大溝深,交通道路里程少,制約了農業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西吉將抓住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這一契機,進一步建好、管好、養好、運好縣鄉村道路,實施好G566東延連接線、S103袁河至新營公路、農村公路改造提升等項目建設,切實改善城鄉道路交通條件。
建好高標準農田,保持增產好勢頭。西吉將聚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這一頭等大事,全面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方面,整縣域連片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開展耕地和勞動力“兩個不撂荒”行動,持續深化開展固原市委提出的“三統三分”改革,大力推廣“聯產單干”“牛糞銀行”等做法模式,健全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糧食產量穩步提升,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全力做好水文章,提高綜合利用率。西吉沒有平地沃野之益和泉水灌溉之利。近年來,通過加快現代水網體系建設,實施了城鄉飲水安全、水旱災害防御等工程,切實解決了全縣46萬人和50萬頭大家畜飲水難的問題,但作為農業大縣,水資源制約依然突出,群眾收入水平較低。西吉將重點做好“除險加固、清淤擴容、聯蓄聯調”3篇文章,著力打造水利全要素+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點,加快實施“引黃入西”、高效節水灌溉等工程,積極創建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采取“低水高用、引水上山”的辦法,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發展農產品加工,增強市場競爭力。西吉雖是農業大縣,但產業鏈延伸不充分,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較低,“去皮脫殼”依然是主流,農業生產效益偏低。西吉將堅持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在農產品精深加工上精準發力,加快推進肉牛養殖集群暨牛羊肉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建設,支持馬鈴薯加工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大力發展冷涼蔬菜、小秋雜糧精深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快建設電商交易服務平臺和“西吉好東西”特色農產品銷售門店,推動土特產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ㄗ髡邽閷幭墓淘形睍洝⑽骷h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