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走進貴州省仁懷市五馬鎮龍里村興康農養殖場,工人正忙著將雞蛋分類打包裝車運走,這是龍里村新引進的30萬羽蛋雞養殖集體經濟項目。
龍里村過去大量土地閑置,村子幾乎成了空心村。為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五馬鎮黨委采取“一村一策”模式,財政投入資金110萬元,引入仁懷興康農養殖公司投資1000萬元,龍里村提供38.6畝土地,建成全自動智能化蛋雞舍、化肥廠、飼料庫房。公司+支部+農戶,這個集體經濟項目在帶動農戶增收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公司提供雞苗和技術,黨支部負責監督管理,村民參與務工,雞苗發放給周邊有條件的農戶進行散養,黨支部統一回收返銷給公司。去年,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元,公司向農戶發放工資30多萬元。“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就業,很方便。”村民鐘進芬說。
去年以來,仁懷市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上堅持“一村一策”,立足181個村居資源稟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調研,發展具備地方特色的集體經濟項目500多個。
在集體經濟組織形式上,充分考慮村情民意,把不適宜分散經營的土地由村集體進行流轉,發包給經營主體,并引導1萬多名村民以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形式入股。通過精準施策,2022年,仁懷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50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平均每村超過1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