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評上了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光榮啊!要再接再厲,繼續把獼猴桃產業做大做強!”近來,貴州省修文縣谷堡鎮平灘村村黨支部書記黃良華入戶時,總是用“億元村”的榮譽來為大家加油鼓勁。
在平灘村,一顆顆獼猴桃已然成為了村民致富“金果果”,變成了整村發展的特色產業。探尋平灘村獼猴桃產業發展壯大的訣竅,黨組織引領聚力是關鍵。
在造“點”上有真招
“讓黨員帶頭”是平灘村多年產業發展總結出來,真用真管用的重要一招。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村黨支部比選決定發展獼猴桃產業之初,就號召7名黨員示范種植280余畝獼猴桃,3年掛果時沉甸甸的枝頭,讓一大批村民堅定了“這果子是個好產業”的信心。于是,試驗種植后的第一批推廣種植,120余名黨員、村民種植面積達到3000余畝,帶動戶均增收2000余元,“獼猴桃”在平灘村的“亮相”喜獲成功。
隨著黨員“示范種植點”逐漸鋪開,越來越多的村民群眾熱情參與到獼猴桃產業發展中來,連“點”成“鏈”勢在必行,推動產業從零散種植走向規模發展、從粗放種植走向精細管理成為發展的“新課題”。
平灘村黨支部很快就找到了破題有效路徑——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支部組織在產業鏈上搞“實訓”,讓更多黨員在產業發展一線成長成為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為村干部,引導黨員致富能手主動開展集中授課和入戶宣傳,讓黨的基本理論、惠農惠民政策、現代農業技術特別是農村實用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到村到戶到人,有效推動獼猴桃種植規模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
如今,平灘村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2萬畝,僅去年產量就超過 1.8億噸,產值超1.5億元,年人均收入超3.6萬元,“百戶示范、千家種植、萬畝基地”的富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延“鏈”上有實招
產業發展的后勁強不強,歸根到底要看群眾獲得的實惠足不足,為了讓更多效益留在村里,讓更多群眾得到實惠,讓群眾獲得更多實惠,平灘村下大力氣在延鏈補鏈強鏈上出“實招”,全力打通生產端、銷售端和消費端壁壘,實現產供銷一體聯動、一體提質。
一方面,平灘村積極探索獼猴桃產品深加工合作,豐富“供”的可選類別,除鮮果直供之外,以村內培育的8家優質果園為主體,與國內頭部乳品企業合作,打造“修文直采”獼猴桃酸奶產品,由縣國投集團牽頭,圍繞區域公用品牌,推出獼猴桃果酒果汁飲品,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
另一方面,平灘村積極探索“線上+線下”“零售+批發”的銷售模式,拓展“銷”的優質渠道,組建黨員先鋒隊,走訪打通13個省的銷售市場,年銷售量超過70萬斤;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5個,聯合京東等電商平臺建立直播基地,村內培育電商主體5家,電商年均銷售額超過4500萬元,直播基地輻射服務全縣獼猴桃銷售,幫助進一步拓展銷售市場。
除此之外,今年平灘村黨支部還依托“1+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探索,建立了獼猴桃廢料加工廠,以修剪的獼猴桃廢枝為原材料,合成制作綜合燃料,預計年均創收可達到50萬元,在不斷的創新和嘗試中,獼猴桃在平灘村逐步實現了從“品”到“業”的迭代升級。
在擴“面”上有妙招
近年來,“微度假”、鄉村旅游熱度不斷攀升,平灘村抓住旅游邁入“村”時代的契機,在大力發展農事觀光體驗項目上出“妙招”,推動農業產業資源向旅游產業資源高效轉化,實現一產三產聯動發展、全面提升。
“游客新鮮采摘的獼猴桃,可以就地打包發往全國,村里面對價格進行監督,嚴厲杜絕宰客行為。”獼猴桃種植大戶王叔說道。近年來,平灘村以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打造為抓手,重點培育“產業+旅游+”為一體5個獼猴桃園區,建成了“十里長廊”生態觀光園,逐漸構建起了以獼猴桃產業資源為核心,配套項目和服務不斷豐富完善的“輕旅游”體系。據統計,以平灘村為旅游入口,帶動谷堡鎮發展農家樂12家,建立16個“種養摘”體驗園,全鎮年均接待游客量達1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00萬左右。
同時,平灘村還積極推進黨建引領農村治理,支部號召、黨員帶頭、群眾響應,積極參與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爭當“星級文明戶”,自覺營造優美整潔鄉村環境,涵養文明和諧鄉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村齊心協力推動獼猴桃產業及周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積極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