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溫棚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高新區”)烏蘭毛道嘎查村,嘎查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們正在日光溫棚里忙碌著。嘎查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馬少先說:“我們溫棚種植的櫻桃、水果小柿子馬上就要成熟了,在種植起初,我們就已經和園區企業達成了共識,簽訂了購銷合同,等成熟了,采摘了交給企業為我們銷售。”
近年來,高新區烏蘭毛道嘎查村按照“圍繞園區、服務園區、發展園區”的發展思路,創新打造“黨建+合作社”“合作社+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采用承包土建、綠化、養護、種養殖等工程項目帶動農牧民創富增收。
烏蘭毛道嘎查村黨支部書記阿迪雅說:“嘎查與企業結對共建,在項目對接等各個方面對我們嘎查壯大集體經濟增添了活力,嘎查與園區企業合作共建,這只是我們振興鄉村的第一步。”
解難題辦實事,是高新區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二步。高新區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推行“黨支部+工業企業+合作社+農牧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嘎查村帶動富余勞動力進入企業務工,企業帶動嘎查合作社發展生鮮配送、綠化養護、原材料供應等產業,形成了“企業圍著合作社轉,農牧民跟著合作社干”的發展格局。內蒙古瑞達泰豐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東輝說:“我們與當地嘎查村結對共建,開展了‘駝鄉兒女心向黨、感恩奮進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動,出資54萬元為嘎查建設牛舍2座、幫助發展種植業,切實為嘎查解決了一些難題辦了一些實事。”
合作社的收益最終以分紅的形式發放到社員手中,進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而“村企結對”第三步就是讓嘎查村農牧民深度參與其中,成為企業合伙人,從打工者變身創業者。如今,兩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積累總量達80萬元以上,2022年度分紅超百萬,較上年增長了30萬元,成為嘎查村農牧民奮進在產業振興路上的最好印證。
“每年的合作社分紅是我們每年都期盼的大事情,到目前為止,合作社已經進行了4次分紅,分紅金額從2018年每股2050元增長到2022年度每股3500元,我當初投入的本金早就賺回來了,真是發自內心的感謝黨和政府能夠帶領我們增收致富,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巴音敖包嘎查村農牧民馬占忠激動地說道。
自“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以來,高新區圍繞嘎查村“缺什么”“要什么”,企業“有什么”“想什么”,全面摸清嘎查村發展實際需求,企業合作意向,可提供資源。組織結對村企雙方對接洽談、現場考察,在簽訂結對協議書基礎上,敲定村企結對具體實施項目,構建形成了鄉村有需求,資本有動力,多方互利共贏的聯建格局。截至目前,已有園區3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全盟36個嘎查結對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