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堅持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深度融合,積極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黨建+產業,打好鄉村振興“致富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探索推行“黨建+合作社”“合作社+集體經濟”富民黨建模式,通過承包土建、綠化、養護、養殖等工程項目,將黨員、農牧民參與嘎查村建設、產業發展、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帶動農牧民創富增收,實現了“牧民”變“股民”“散戶”變“大戶”的華麗轉身,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提升了嘎查農牧民的滿足感、獲得感、幸福感。通過實施黨建聯建,打破區域壁壘,實現資源共享,2022年,兩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積累總量達80萬元以上,年度分紅超百萬,較上年增長了30萬元,合作社股民每股分紅3000元以上。
黨建+治理,打好鄉村振興“活力牌”。圍繞鄉村社會治理這條主線,深入實施“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項目,建強嘎查村“兩委”班子隊伍工作力量,通過入戶走訪,吃透村情、摸清戶情,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建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四會”組織,依托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等,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同時,根據矛盾類型,發揮家族能人、致富帶頭人、黨員作用,堅持“自家人解決自家事,能人解決擅長事”原則,建立“一對一”矛盾協調化解包抓機制,力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村級矛盾化解率達到99%。
黨建+鄉風,打好鄉村振興“文明牌”。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健全完備的“四議兩公開”制度,逐步完善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上墻、開展入戶宣傳,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堅持德治教化,因村制宜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創建活動,先后評選出各類典型15人次,不斷激發了村民崇德向善的主動性,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養。同時結合實際,將移風易俗納入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微黨課10多場次,嚴格執行黨員干部婚喪喜慶報告制度,及時報告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勸阻各類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行為,持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明鄉風氛圍。
“如今的嘎查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產業興旺、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美麗鄉村的動人畫卷已徐徐展開,正在全面小康的道路闊步前行。”烏蘭毛道嘎查村黨支部書記說。(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 楊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