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到村任職選調生做好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要想把調查研究真正做實、做好,就需要我們勇于關掉“美顏”,亮出“素顏”,調查研究才能還原本來面目,見到“真章”。
關掉“磨皮”,發現真問題。手機“美顏”功能中,“磨皮”能祛除斑點、皺紋和疤痕,但呈現出的面龐,往往失去了“真實美”。到村任職選調生要主動配合上級調研,絕不能只展示成績而刻意把小問題“磨”掉,把關鍵問題、重大問題“磨”小,只選擇性地暴露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磨”出一張“整容臉”,遠離了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的實質。而實際上,身處直面群眾的最基層一級組織當中,我們應當始終堅持求真務實,關掉“磨皮”,直面“瑕疵”,主動反映工作中的短板和困難,更有利于上級單位掌握第一手材料,發現和解決“真”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
去掉“濾鏡”,亮出真底色。照片P圖時,人們往往依據個人喜好,在上百種“濾鏡”中隨意挑選,甚至可以多種“濾鏡”疊加,結果卻使得事物失去原本色彩,難辨真假。在調研過程中,有少數基層黨員干部開“濾鏡”式地做展板、碼資料,長篇大論寫成果,“蜻蜓點水”提問題,數據不好看就改,印證材料不夠就編。色彩好看終是不真實的,反而助長了形式主義。事實上,我們應當沖著“解決問題”這一目標去調研,去掉“濾鏡”,亮出“干貨”,真正厘清哪些問題需要上級單位協調,哪些困難需要上級單位解決,讓上級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不加“音效”,聽清真需求。“音效”的加持可以掩蓋“原聲”,通過“配音”就能呈現想表達的內容。同理,如果迷信于“經典調研路線”,打造出“萬般皆可”的調研點位、路線應付上級,導致上級調研組碰到的、摸到的、看到的可能是提前“粉飾”“裝扮”和“排練”過的。深入探究之,我們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不加“音效”,放大“原聲”,鼓勵基層干部群眾說真話、講實情,把基層的難點、堵點、痛點及時反映,讓調研組聽“真”聲、取“實”效,真正回應群眾訴求、解決基層難題、促進基層發展。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田鎮榴園村主任助理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