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兩家誰要有什么事,還要互相照應一下,別因為一堵墻把關系弄僵,不值得。”這天,一場調解會正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賈灘鎮“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室”進行,4名政協委員勸解完一方,又勸說另一方。
原來,賈灘鎮村民老陳近期翻建院墻,鄰居小武以建院墻占用其宅基地為由阻止施工。老陳拿著多年前辦的房產證找到居委會,由于房產證上登記的附著物、參照物均已沒有痕跡,無法準確劃定兩家界線,村干部為此犯了難。
賈灘鎮政協聯絡組組長閆玉印在了解情況后,和村干部說:“咱們不是有‘有事好商量’平臺嗎,大家有事可以坐在一起擺擺道理,總會有個解決辦法。”隨后,他掏出手機把黨員代表、政協委員代表、村干部和當事人召集到協商議事室。
經過各方耐心調解,當事雙方達成協議:兩家之間的院墻繼續在原來位置修建,為兩家共用,修建費用由兩家按四六分擔。
事后閆玉印深有感觸地說:“身為基層政協委員,只有與群眾心貼心,才能有效化解糾紛,促進鄉村和諧。”
“今年以來,縣政協先后開展各類協商活動40多場次,委員參與500多人次,一批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處理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基層協商議事得到解決。”鹿邑縣政協主席張國慶說,鹿邑縣政協自去年換屆以來,大力推進基層“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在全縣搭建38個協商議事室,300多名委員按照居住地和專長分別編入協商議事室,帶動委員協商在一線、履職到基層。
周口市政協秘書長程維崢介紹,為使政協在履職實踐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周口在各縣市區政協設立“委員之家”、“委員服務站”和政協聯絡組,還拓展“有事好商量”委員服務站到村級,把民主協商延伸到村,專門傾聽、協商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
“專題協商聚焦民生熱點、辦好提案促進民生改善、反映民意回應民生關切,去年以來周口市政協民生相關提案共369件,征集涉及基層社會治理的社情民意信息430余條,對群眾呼聲較高、反映比較集中的民生類提案跟蹤問效,推動一批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程維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