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瞄準鄉村振興需求、基層工作重點、干部能力短板,分類打造基層干部鄉村振興“體驗+專業+示范+實操”四型教學基地。
通過挖掘傳承踐行沂蒙精神,推動鄉村振興的好經驗、好案例、好實踐,臨沂市建立“黨性教育+鄉村振興”特色課程體系,將沂蒙精神內涵實質融入鄉村振興工作實踐,打造九間棚、厲家寨、紅色朱村等“體驗型”基地20余個。依托浙江大學山東(臨沂)現代農業研究院、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等教育資源,打造“專業型”基地,分類舉辦鄉鎮(街道)黨政正職鄉村振興連片規劃、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等培訓班40余期,專家學員共同制定鄉村振興規劃156個。開設“田間課堂”,組織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分類打造代村、茶溪川、西墻峪等50余個“示范型”基地。開設一體式實境課堂,組織“示范型”基地黨支部書記上講臺、當教員、談經驗,手把手面對面教工作方法。聚焦一線練兵,打造順和直播電商科技產業園、沂蒙鄉村振興學堂、幸福小鎮等10余個“實操型”基地。組織開展“當一次農產品帶貨主播、做一回鄉村振興政策宣傳員、進一個黨支部創辦領辦合作社”等活動,今年以來第一書記和主播助農直播銷售達2.1億元,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增收超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