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龍虎莊鄉瓦屋辛莊村緊緊圍繞興產業、促就業、帶民富的發展思路,做大“大棚經濟”文章,大力發展特色、高效、優質的大棚果蔬產業,為激活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增收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找準路徑“率先走”。瓦屋辛莊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設施農業種植。村“兩委”立足傳統農業基礎多方考察,因地制宜發展“大棚經濟”。面對村街資源分散、種植規模小等問題,瓦屋辛莊村將分散的60畝集體土地流轉給村民,鼓勵種植黃瓜、番茄、花菇、絲瓜等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的蔬菜。同時,借助50萬省級扶持村項目資金政策“東風”,建設2個草莓、西紅柿高標準溫室大棚。目前,該村共有日光溫室2000余個,占地3800多畝,種植品種40多個,年產量3.5萬噸,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2萬元。
夯實根基“穩步走”。產量上去了,銷量是關鍵。為拓寬蔬菜銷售渠道,瓦屋辛莊村充分挖掘瓜果蔬菜產業優勢,建立瓦屋辛莊蔬菜批發市場。該市場占地60畝,擁有6個交易大棚,設有農資、餐飲等服務門店。成立初期,村黨支部多次前往京津各大商超,拍胸脯、跑客戶、做宣傳,幫助村民解決蔬菜銷售難題。目前,市場農產品日交易達900噸,交易額300萬元以上。
延長產業鏈“大步走”。產業興則百業興。為進一步提高效益,延長蔬菜產業鏈,瓦屋辛莊村創新思路,依托村內農業基礎,發展農產品加工。創建娜美果種植家庭農場,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鮮菇烘干技術,發展花菇種植和二次加工。目前,該村花菇產品遠銷至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年產值60萬元。同時,瓦屋辛莊村發展旅游采摘,建設6個集旅游觀光、休閑采摘于一體的蔬菜采摘園,年接待游客近2萬人。通過農產品加工和觀光采摘,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