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地處南疆的廣西防城港市秋色正濃。距市中心約半小時車程,位于防城區珠河街道的那天花村,防城江環村而過,房前屋后花團錦簇,田園風光秀美,90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石春玲正捧著手作的小花籃熱情推介:“看這花是不是跟我們的村名一樣美?都是就地取材的!”
那天花村村貌
花籃原材料采自附近山上的竹園,到村打卡的游客們不僅能在現場摘花、插花,還能學編花籃,將美麗帶回家。石春玲所在的便是那天花村這兩年的新晉網紅打卡點“花卉種植項目基地”,正是一年好景時,基地田壟間站滿慕名而來的網紅和賞花游客?;匚挥谀翘旎ù宥M、三組,目前已建成4.2畝塑料薄膜大棚、20畝種植園,園內種有向日葵、玫瑰、梔子葉等鮮切花卉品種,規劃總面積30畝、總投資約80萬元。
那天花村一直以花聞名。村里的老人流傳著這樣的典故:當年因為村上有棵200多年歷史的木棉樹,花開時節,高聳入云的古樹遠遠望去,像開在天邊的花那般美麗,“那天花村”因此得名。多年來,村上家家戶戶愛花、種花,經過近年來的鄉村風貌提升,村道干凈整潔,民居錯落有致,一個個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整齊劃一,村籃球場、舞臺、竹林文化廣場等配套齊全。
恰逢防城港市創新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持續激發鄉村生態旅游潛力,以黨建文化、鄉土文化為核心,以特色產業為引擎構建鄉村振興新支點。那天花村錨定打造“防城港后花園”的目標,決心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為主的村集體自主經營項目,集中打好那天花村“花”字招牌。
2022年,村兩委干部和駐村工作隊會商后決定“掘金”特色花卉產業,采用“公司+能人+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經濟+聘請能人”的模式實施運營,由防城港市防城區一家專業投資公司具體實施,聘請有專業技術的能人經營管理,雇請村上脫貧戶進園區負責日常維護和采收。
“小花籃兜出幸福生活?;▋耗敲疵溃赛c綴了那天花村,也點亮了大家的好日子。”在那天花村駐村第一書記吳同威看來,“花漾福利”惠及廣大村民,目前,那天花村花卉種植產業每年累計務工可達500余人次,帶動村民就近打工年增收約5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8萬元左右,持續壯大鄉村產業,推進強村富民。
花卉品種和品質也在持續更新升級: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那天花村的種植基地預留了足夠的壟間距,一輪花期結束后,在預留空間里間作套種香菜、韭菜、小白菜、上海青等時令蔬菜,既節省土地資源,又可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能夠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村莊美化綠化水平。
石春玲介紹,村里還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引進防城港市清水江蔬菜種植有限公司、東莞市合美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2家企業,發展花卉種植、園林苗木培育、蔬菜種植及加工等產業,打造“綠色生產、農旅休閑、養生宜居、文化娛樂”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目前,這家基地有盆栽花卉約100畝、綠色蔬菜120多畝。
那天花村村黨支部書記石春玲在花卉基地
從十一黃金周至今,那天花村新鮮上市的各種鮮花“占據”了石春玲和每位村干部的朋友圈。無論是白天基地里采摘下來運往外地的一籃藍一車車鮮花,還是走村串戶路上隨手取景抓拍的農戶手上的花籃,都為這個美麗的村落帶來流量。
那天花開,好景次第開。“目前兩大基地的粉葉金花、紫云藤、橙鐘花等多個品種花苗,銷售形勢很好。我們計劃將花卉種植基地,融入更大規模的現代農村田園綜合體,拓展研學游、家庭游等市場。”作為第一書記,吳同威珍惜駐村時光,打算與村“兩委”積極配合,采取對外銷售、旅游觀光相結合的運營方式,打造高品質花卉項目,“即將到來的春節,紫花風鈴木花海就將首次進入觀賞期,屆時歡迎大家來觀花、買花,把美好心情定格在那天花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