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河北廊坊市永清縣彩木營村村民姜建新家的西紅柿大棚,一排排一米多高的西紅柿藤上碩果累累,一串串青紅不一的果實飽滿圓潤,長勢誘人。近年來,彩木營村圍繞西紅柿種植及文旅產業,通過規模化種植、統一銷售、農旅結合,讓西紅柿“種”出活力,“賣”出后勁,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彩木營村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露地西紅柿,由于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成熟,村民收入微薄。為打破“高產出、低收益”的被動局面,村里決定組織種植戶遠赴山東壽光學習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引進推廣高收益的新品種“普羅旺斯”,并申請150萬元省級扶持村項目資金,示范帶動村內種植戶新建1000個西紅柿大棚,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每個大棚年收入10萬元以上,已經成為居民穩定收入。
村民們嘗到了甜頭,開始琢磨如何穩定西紅柿的質量和產量。2013年,村黨支部領辦成立采木盈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勞動力入股,合作社從選種育種、種植土、有機肥到田間管理,全面給予指導。面對商販打壓收購價格,彩木營村轉變思路,主動與京津商超對接,建立訂單銷售模式,并注冊“彩木營”“睿耕”“劉街”等商標,在京東、淘寶、盒馬鮮生等網絡平臺銷售,既保障了市場銷量,也保障了產品價格,熱銷北京各大商超,每年銷量達1920萬斤。
在西紅柿產業基礎上,彩木營村采取以點帶面、延展鏈條、多元增收的路子,大力發展觀光旅游,面對京津地區舉辦彩木營首屆西紅柿文化旅游節,活動包括產品展示銷售、鄉土文藝演出、采摘試吃、“西紅柿王”評比擂臺賽等內容,通過觀、品、逛、賞等形式,既能讓游客品嘗風味上乘的水果西紅柿,帶領孩子親身體驗水果采摘,每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如今,彩木營村憑借小小的西紅柿,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帶動村強民富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