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金馬鎮爵冊村優質蔬菜基地,大棚、田地、道路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卷。加工車間里,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著分揀、包裝、裝箱……新鮮的“金馬蔬菜”第一時間通過冷鏈物流奔出大山,有的還漂洋過海,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其廣受市場青睞的“密碼”何在?
金馬鎮的蔬菜產業工人們在加工包裝出口白菜。(金馬鎮供圖)
組織引領,利益聯結多方贏
金馬鎮堅持“組織引領、政府引導、土地集中、龍頭帶動、群眾參與”產業發展模式,立足低緯高原的區位優勢,引進龍頭企業發展蔬菜產業,金馬蔬菜正向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邁進。
金馬鎮黨委書記段輝介紹,金馬鎮以蔬菜造產業、以產業促農創收致富,以“黨總支+合作社聯農戶連龍頭企業”模式為抓手,通過“土地租賃+返聘務工”“訂單種植+保價收購”,讓群眾廣泛參與蔬菜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分享更多的產業鏈收益,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引導農戶采取“轉包、出租、轉讓”等方式進行土地流轉,村民平均每年每畝可得租金2200元,同時盤活土地資源,爭取項目,建成的項目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每年獲得租金收益,村民到基地務工平均每天工資200元以上,訂單種植每畝生產性收入2萬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鎮流轉土地9萬余畝,建成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7萬余畝,實現農業總產值20余億元。
“我把自家5畝地租給基地,每年有8000多元租金,來基地打工每個月能掙4000多元,還可以照管家里?!痹诰魞源鍍炠|蔬菜基地務工的李平輝說。
俯瞰金馬鎮蔬菜產業基地。(金馬鎮供圖)
聚焦質量,打造品牌闖市場
在爵冊村明康匯瀘西種植基地內,建有一個數字化展廳。LED顯示屏上,各類數據不時跳動著,基地生鮮食品全產業鏈運轉、管理狀況推進等運作情況可實時掌握。
雷武沛是基地的負責人?!盀o西平均海拔1829米,屬于低緯度高原,適宜種植葉類蔬菜、瓜果蔬菜。”他介紹,明康匯瀘西基地2014年由縣委、縣政府招商引入,目前已累計投資近2億元 ,建設成全覆蓋的噴滴灌系統設施大田3000畝,其中1500畝溫室大棚、兩座蔬菜采后處理中心、一座育苗中心。
工廠化育苗、科學化種植、連鎖門店銷售……歷經多年發展,一個自生產、自加工、自儲運、自銷售的生鮮食品全產業鏈成功構建,基地成為省級龍頭企業、紅河州級重點龍頭企業。2016年基地成為杭州G20峰會生鮮蔬菜主供基地,2023年“登上”杭州亞運會運動員餐桌。
從“菜園子”到“菜籃子”,從做產品到“創牌子”。金馬鎮引導各農業龍頭企業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持續推進品牌體系建設,實現以質量闖市場、創品牌、促增收。全鎮累計認證有機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19個,金馬鎮成功創建為紅河州第二批支持農產品出口先進鄉鎮,金馬鎮及所轄行政村全部入圍2023年云南省“一村一品”專業鎮及專業村,金馬蔬菜成為瀘西縣叫得響、能致富的一塊“金”字招牌。
明康匯瀘西種植基地內的數字化展廳。(金馬鎮供圖)
功能拓展,產業融合謀發展
在金馬鎮,還誕生了一個制冰企業。云南綠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制冰車間,每天都在日夜不停地生產超級大冰塊,“每塊重達100多公斤。一天產能有300噸!”據公司總經理蔡安育介紹,這個大冰塊,是用來給蔬菜保鮮保濕降溫的。
這個制冰車間,每天要用制冰工100多人,都是周邊村子里的村民,每天付出的工資就是好幾萬元。
一棵蔬菜實現“全鏈條”共贏,金馬鎮堅持實施農業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推動農業機械、產品包裝、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餐飲住宿等多種業態集群融合發展,建成了一批果蔬加工包裝、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截至目前,有生鮮收貯冷庫達80余座,果蔬清洗加工、分揀包裝企業20家,農資門店68戶,3.5萬名群眾直接或間接“連上了”農業融合發展產業鏈。外地客商云集還促進了餐飲、住宿等消費增長,推動全鎮特色產業滲透、融合發展。
通訊員 殷禮佳 飛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