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峽江訊 (通訊員 朱輝 黃輝)近年來,江西峽江縣扎實推進旱地水稻科技小院建設,通過構建“院校+專業合作社+農戶”三方聯動合作模式,實現科技、教育和人才培養協同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借力中國農技協、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及云南農業大學等高校資源,促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領銜建設峽江旱地水稻科技小院,3個專家團隊、13名農業教授和22余名研究生入駐,規劃建成水稻實驗區3個、技術研發中心2個,實現人才力量下沉、服務下傾。聘請西南林業大學何霞紅教授為水稻產業發展總顧問,聯合11個鄉鎮82名水稻種植大戶構建“縣—鄉—村”三級水稻種植服務網,依托科技小院舉辦“科技講堂”“云課堂”等線上線下培訓12次,培訓人次超過2000余人,帶動培育鄉土“頭雁”人才23名,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余個。
聚焦保障糧食種植安全的關鍵技術,指導幫助群眾破解種植難題42個,開辟水稻試驗田151畝。突出科技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借助水稻科技小院重點開展機械化生產技術、旱地優質稻網格化數字管理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優勢高產品種6種,試種植范圍輻射周邊縣市,實現每畝雙季稻降本增效600元以上,受益農戶超7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