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白云區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組織力量、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發展優勢,立足鄉村資源稟賦,推動鎮街結對互促、村村結對幫扶、村企結對共建,形成了資源互補、發展互促、工作互助、共建共贏的格局,蹚出了富民興村、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以城帶鄉
“我們按照資源共享、互促共建原則,將轄內18個街道、6個涉農鎮街,按照3個街道和1個涉農鎮街的比例進行配對分組,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碰頭研究推進工作,讓鎮街在產業帶動、資源互助、人才聯動、社會治理等方面互助互促,累計促成項目簽約59個、投資金額近500億元。”白云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白云區工業第一重鎮,江高鎮整體經濟實力較強,但村社發展水平和社會治理經驗存在不足,轄內村社平均集體經濟收入處于全區中下游。處于白云區中南部的永平街、京溪街、白云湖街城市化水平更高,在土地開發、發展村社集體經濟上有更先進成熟的經驗資源。
在白云區委的指導下,三街一鎮組成了白云區首個跨鎮街行政區域推進鄉村振興聯盟,永平街向江高鎮傳授永泰村成功改造經驗,在基礎設施建設、扶危濟困等方面開展互幫互助,江高鎮則發揮農產品豐富的優勢,為三個街道提供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彼此間通過開展產業對接、聯合招商、農產品“四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商超)等“八個一”活動,加強了多方市場開拓、科研合作創新、區域品牌共建,實現了優勢特色互補,弱勢發展壯大。
鐘落潭鎮舉行“百企興百村”村企結對合作共建簽約儀式。(白云區委組織部供圖)
位于白云區北部的鐘落潭鎮在土地載體、制造業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南部的三元里街、同德街、石井街則在化妝品、皮具等產業領域深耕多年,面臨產業發展空間受限的問題,三街一鎮攜手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書,形成了化妝品產業集群“北產南貿”的空間布局。
據悉,鐘落潭鎮美麗健康產業園內占地66畝的白云美灣五龍崗產業園項目已經通過竣工聯合驗收,正式投入運營,實現了化妝品產業品牌跨洋出海。這一項目的成功投產,得益于三元里街全球跨境電商“三中心”平臺功能的強力支撐和4個鎮街化妝品上下游企業的強強聯合。現在,鐘落潭鎮五龍崗產業園作為白云區北部化妝品生產交流綜合基地,有力地帶動了集體經濟飛速發展。
強弱結對
“經過3個月的跟崗學習,我開闊了視野,也切實認識到了差距和不足。”剛結束在云城街蕭崗聯社的掛職鍛煉,人和鎮清河村“兩委”干部黃慧彬干勁滿滿。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個村都不能落下,毗鄰區域內行政村之間集體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亟待解決。白云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強村幫弱村”發展模式,綜合各村集體經濟水平、規上企業數量、地理位置等因素,推動48個聯社結對118個村、430個聯社下屬經濟社結對1338個行政村經濟社,推進村與村之間資源互補、互促共贏,提升興村富民成效。
為加強城鄉人才聯動,白云區從鄉村治理試點任務重、有重大發展項目的村中,挑選村“兩委”干部、優秀后備力量或經濟社社長到結對先進村掛職鍛煉,進一步發揮先進村的經濟優勢、資源優勢,在項目建設、人員結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幫扶。在鄉村振興聯盟的帶動下,三元里街三元里聯社和鐘落潭鎮龍崗村簽訂結對共建協議,三元里聯社投資60萬元為龍崗村修建黨建文化長廊,開展“我為果農辦實事”行動,推動卜蜂蓮花等大型商超、商會采購黃皮、荔枝等農產品。白云湖街唐閣聯社、環滘聯社、龍湖聯社分別與江高鎮峽石村、兩上村、何?村結對共建,并捐贈10萬元結對幫扶資金用于黨建項目建設,有效整合了資源。強村帶弱村的黨建引領模式,實現了品牌共建、活動共辦、優勢互補、輻射帶動,產業、企業、人才等資源得以均衡流動,激活了村集體發展新動能。
村企共建
“在區農業農村局和供銷社的技術扶持下,我們村的楊桃品質逐年提升,個大爽脆,清甜多汁,目前是廣州單果重量最大、最甜的楊桃種植品種之一。”站在碩果累累的楊桃樹下,白云區鐘落潭鎮雄偉村黨總支書記陳建林面帶自豪。
村企結合自身優勢資源,共同謀劃項目、培育產業,可以實現“1+1>2”的效果。“白云區高質量推進‘百企興百村’工程,推動村企簽訂共建協議,在基層黨建、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村民創業就業等方面開展共建工作,將傳統的輸血式幫扶轉為造血式共建。”白云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黨組織牽線搭橋,村企之間構建起密切溝通的聯建機制,以組織聯建、產業聯姻,統籌推進人才聯培、文化聯動、生態聯育,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鏈接,拓展了黨建共建的廣度深度,同時進一步激發了鄉村發展動能,黨建引領“小結對”為興村富民帶來了“大發展”。截至目前,白云區共引導152家企業、高校全覆蓋對接幫扶118個村,累計投入7.05億元幫扶資金開展民生實事建設、慰問困難群眾等,提供就業崗位超7000個,幫扶受益數萬人。全區累計創建國家級示范村2個、省級示范鎮村14個,有13個農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龍崗黃皮”“沙田檸檬”“白云黃雞”等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