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在禾稻間歡快地穿梭、紅豆蔻掛滿枝頭、五指毛桃長勢喜人……9月的廣西玉林市陸川縣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希望。
“今年,我們村‘兩委’干部充分發揮領頭雁效應,自發出資160多萬元流轉整合山嶺土地發展紅豆蔻種植,預計畝產量5000公斤左右。”在橫山鎮高沖村紅豆蔻種植基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云龍介紹:“依托玉林國際香料中心,每畝一年可以實現5萬元至8萬元的增收,效益非常可觀。”紅豆蔻產業的發展吸納了村內周邊50多戶農戶務農務工,有效促進村民增收。
今年以來,為破解產業結構單一、農民收入單薄等問題,陸川縣深入挖掘各村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帶動黨員農戶、致富能手等各方力量向產業聚攏,形成壯大特色產業的強大合力,構建“產業結構優化、農業增效、群眾增收、鄉村振興”工作新格局。
近日,陸川縣馬坡鎮靖東村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示范項目的放苗工作正式完成,共覆蓋稻田84畝,投放下龍蝦苗6000多斤。“待養到11月孵化成小蝦苗再放到其他流轉的土地,到明年2月份,除去(小)蝦苗、飼料等成本投入,預計每畝可增收上千至幾千元不等。”馬坡鎮靖東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黨員致富帶頭人張廣湖笑著說道:“發展‘稻蝦共生’產業,不僅能對閑置土地進行統一種養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促進‘一水兩用、一田兩收’,在保障‘米袋子’的同時,更充實了農戶的‘錢袋子’,同時能為村集體增收,這是三贏局面。”
圍繞產業興村,陸川縣加大對黨員致富帶頭人引培力度,實行黨員帶頭致富、帶領創富、帶動共富“三帶行動”,扶持好一批前景好、質量優、見效快的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地域相近、產業相近的村子形成黨群共富帶。2024年,先后培育53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幫助帶動900多戶1400多人共同富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