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汝陽自古崇文尚禮、民風淳樸,但隨著鄉村演變趨勢,農民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汝陽的鄉村治理必須破解新問題、找到新路子?!焙幽鲜∪觋柨h委書記趙紅藝說,以善治之道破解難題,必須黨建引領,突出農民主體性,把富民作為關鍵根本。
2024年,汝陽以“基層治理攻堅年”為契機,結合“五星”支部創建,以聚焦富民增收為民生根本,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辦實事、做好事,創新構建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常態化、村(社區)服務管理網格化、黨員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化的“一核三化”鄉村治理體系。鄉村善治,在汝陽蔚然成風。
“五劑良方”強筋壯骨
2024年12月26日,汝陽縣十八盤鄉蒿坪村冬寒料峭。與室外的寒冷相反,蒿坪村黨群服務中心旁的香菇烘干車間里溫暖如春,十幾位老人熟練地用剪刀把香菇菌帽與菌柄分離,并進行分揀。
“我有氣管炎,不能干重活,在家門口剪個香菇,一天掙個五六十元錢,可不少!”談起村里的變化和如今的好日子,村民陳銀行笑著說:“這個新書記中!不怕得罪人,拆了違建、修了路、裝上了路燈、建起了鄉里中心,路順暢了,群眾的心也舒暢了!”
陳銀行說的新書記叫常新慧,原來是村監委委員。2023年年底,原村黨支部書記辭職,蒿坪村被汝陽縣委組織部列為軟弱渙散村。經過組織考察,34歲的常新慧走馬上任,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常新慧回憶說,當時突然接任黨支部書記,一時間也沒有方向,不知道干啥。
按照《汝陽縣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實施方案》,汝陽縣為常新慧配備了3名幫帶導師。“組織部長幫帶、鄉紀委書記手把手教、優秀黨員駐村幫扶,我干不好會很丟人,必須干好!”常新慧說。2024年4月,常新慧抓住上級幫扶的機會,以修路破題。
村里1100米的水泥路僅有3.5米寬,有10多處違建,不僅形象差,還有許多安全隱患,群眾對此意見很大。拆違建,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村黨支部副書記帶頭讓兒媳婦拆了違建,常新慧剪了舅舅家違建的電線……短短一個月,1100米長、人行步道、太陽能路燈、6.5米寬的柏油路全新呈現。
路通心暢。村黨支部又舊房改造建起了鄉里中心,村里的小孩有了室內的游樂場、老年人有了下棋打牌的好場所、愛打鼓愛跳舞的中年婦女有了室內的練習場、創業的年輕人有了直播間。通過考察,蒿坪村又引進了花菇新品種,明年將引導菇農實行花菇、香菇“兩菇輪作”生產模式?!安卉洝⒉蝗?、不渙散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我要申請縣委組織部給我村摘掉!”常新慧說。
像蒿坪村這樣軟弱渙散村,汝陽縣共有13個。怎么整頓?汝陽開出了“五劑良方”是:選好支部書記、派強整頓力量、解決突出問題、發展特色產業、建強兩類組織??h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要走遍所有整頓村;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分包的整頓村作為支部聯系點,每月至少到村1次,指導推動整頓;鎮黨委書記要分包聯系整頓村。
“網格化服務”激活新動能
2024年12月27日,汝陽縣內埠鎮雙泉村,51歲的吳麗鳥正在街道清掃樹葉。吳麗鳥是該村黨支部任命的副網格長,群眾叫她“街長”。“落葉太多,保潔員忙不過來,我是幫忙的?!眳躯慀B笑著說。
雙泉村有26條街道,按照網格化治理要求,黨支部將全村劃為26個網格,村干部和黨員擔任網格長,副網格長大多是村里表彰的“好媳婦”“好婆婆”。村黨支部書記劉訓通說,“‘好媳婦’‘好婆婆’是孝親敬老的道德標桿,熱心勤勞、說話辦事公正有威望,最適合當網格長?!?/p>
劉訓通的話有例證。鄉里中心的助老食堂建起后,本想聘請廚師做飯,但費用高。副網格長們聽說后,主動提出給老人們義務做飯。2024年10月10日,一村民家液化氣瓶老化漏氣,導致廚房爆燃受傷住院,“網格長”們組織募捐,短短兩天時間,全村群眾捐款2.3萬余元……
雙泉村是汝陽縣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汝陽縣根據中部片區、南部山區、北部片區不同特點,行政村(社區)原則上以一個或多個自然村(村民小組)為單元科學劃分網格。堅持村民居住連片、便于就近管理的原則,以村民小組和農戶規模較大的自然村為基本單元,對村組網格進行優化整合,推動基層黨建、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各類基層網格實現“多網合一”,著力構建一個責任共擔、權利共享的網格化治理模式。
目前,在汝陽形成了“村黨總支+網格黨支部+自然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基本覆蓋全縣13個鄉(鎮) 220個村(社區)。汝陽的網格化服務不僅僅是劃“網”治理,而是結合基層實際,把黨建、產業、綜治等具體工作,引入數字化管理平臺,賦予鄉村治理“高效能”,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馬蘭河畔的三屯鎮東保村是汝陽縣唯一的民族聚集村,全村484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0.6畝。東保村將23個村民組劃分6個片區、18個網格,土地統一收歸集中耕種管理,不僅興建了養牛場、食用菌種植基地,還引入鄉村運營公司合作打造農文旅綜合體“稻田小鎮”。如今的東保村是汝陽縣第一批“五星”黨支部村,村集體年收入突破500萬元。
東保村黨支部委員劉躍志今年48歲,是職高畢業的復員軍人,談起“稻田小鎮”的數字化運營模式頭頭是道。“稻田小鎮”占地1000余畝,小花菇樂園、小黃牛萌寵園、草坪營地等項目全部入駐東保村數字化鄉村運營平臺?!懊總€項目獨立核算,村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入股,根據入股股東會約定的比例即時分紅,入股村民通過手機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項目每筆的收入?!?/p>
汝陽縣數字化賦能網格化服務鄉村產業已在包括東保村、柏樹鄉窯溝村、十八盤鄉登山村、上店鎮布河村、陶營鎮上坡村等14個村展開,共運營215個項目,實現了“環境資源資本化、村民權益優先化、經營風險市場化”,形成了一種可循環、可持續、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模式。
“干部黨員聯戶”架起連心橋
2024年12月21日,汝陽縣城關鎮杜鵑社區,單元樓外立面已經粉刷一新,綠化、亮化,垃圾桶擺放都井井有條。
杜鵑社區位于汝陽縣城中心區域,原有46幢七八十年代的居民小區、單位家屬院、低層自建房,涉及36家企事業單位,居民構成復雜,私拉亂建現象顯著。怎么治理?汝陽縣委辦公室牽頭政法、城建、工信、農業等部門,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和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同時在社區展開。汝陽縣委組織部和縣直工委專門行文,制定了縣直機關黨組織服務社區建設、在職黨員服務社區居民群眾“雙服務雙報道”機制。
一網雙聯,多網合一。城建立項舊城改造;涉及單位主動折除圍墻和大門;工信部門短時間內將“飛線”橋架;燃氣暖氣通了;黨建服務中心升級為鄰里中心,托幼養老等服務一應俱全。
66歲的獨居老人趙萍是社區黨支部書記孟彥鑫聯系的群眾。送飯、辦低保、送醫送藥,孟彥鑫問寒問暖的貼心服務感動了趙萍,動員拆除違建,老人第一個支持,親手推掉了幾十年的煤球房。
在汝陽,黨員領導干部普遍聯系群眾制度時時有創新。三屯鎮按照“走村不漏戶、隨處見干部”的要求,重點做到“五必訪、五必記”,即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里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
數字為據: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建立黨支部聯系點34個,化解各類矛盾428起,協調解決問題152個;全縣149名鄉鎮干部普遍聯系群眾1145戶,制度建立以來聯系服務群眾4萬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600余條,解決實際問題或化解矛盾760個。全縣1.1萬名黨員走出機關、走向基層,聯系群眾11.4萬戶。
今日汝陽好,綠水青山繞;今日汝陽好,鄉村治理有妙招。采訪最后,趙紅藝總結說:“鄉村治理方式沒有標準答案,只要符合實際、能夠奏效、群眾信服、經得起檢驗的,就是好答案!”
通訊員 黃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