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集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收官。這部自李娟散文集改編的電視劇在豆瓣評分8.8分,列2024年國產劇第1名。《我的阿勒泰》的故事發生地、視頻取景地,主要在新疆阿勒泰的哈巴河縣、布爾津縣、富蘊縣,電視劇的熱播給這3個縣的3個小村帶來了巨大流量,自5月7日該劇開播以來,阿勒泰地區旅游預訂量環比增長近4倍。
在中國旅游日前后,本報記者連線這3個村,看看村里在承接這份“潑天富貴”的時刻作了哪些準備。
一
《我的阿勒泰》主要取景地之一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白哈巴村,巴太騎馬的牧場和“巴太樹”就在這里。
哈巴河縣城向北走85公里,就到了鐵熱克提鄉,擁有夏牧場的白哈巴村就是該鄉的行政村之一。村民以哈薩克族和蒙古族為主。白哈巴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傳統古村落”。
在白哈巴村口放眼望去,小小的山村,靜躺在美麗的山谷里。一條彎曲的道路像一條長長的銀鏈蜿蜒穿過村落,兩條潺潺的小溪隨目光流淌到天際。
鐵熱克提鄉位于喀納斯5A級景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民俗文化。這兩年,鐵熱克提鄉努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積極促進本地民宿餐飲和騎馬產業發展,游客每年在30萬人次以上,僅村民對外出租房屋一項收益就達650萬元。對農戶來說,依托每年30萬人次的旺盛人氣,可拉動自產的鮮牛奶、馬奶酒、奶酪銷售,也會有一筆不菲的收入。2023年,鐵熱克提鄉農戶人均收入超過2.2萬元。
這幾年,白哈巴村已建成民宿62家。在白哈巴村經營精品民宿的巖瑞說:“5月以來我們一直很忙,現在準備把電視劇中的熱門景點,比如夏牧場、孤獨的一棵樹等,設計成旅游打卡線路。”
“白哈巴村的旅游旺季出現在7、8、9三個月,以及冬季滑雪。今年,隨著電視劇熱播效應,草原上才泛起青綠,游客就很多了。”2019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回村工作的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努爾蘭別克說,這幾天每天打卡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多了好幾倍。眼下,外地人來村經營與生活的已突破300人,約是本村人口的30%。今年的房租,從過去每年每棟2萬多元漲到了目前的4萬元。“村集體打算把村委會大廳和60多間流轉過來的閑置房對外出租,持續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預計達70萬元。”努爾蘭別克說。
二
站上觀景臺,靜靜的白樺林,寫意的草灘,林間漫步的牛羊,奔向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富蘊縣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如詩如畫。
“那夜的雨也沒能留住你,山谷的風它陪著我哭泣……”5月19日,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塔拉特村“馬背之家”民宿小院中響起,不過民宿主人庫麗帕然?哈布力哈孜并不憂傷,她的臉上滿是笑容。
自2018年開辦農家樂以來,庫麗帕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隨著鄉村旅游的崛起,塔拉特村村民的生活變富了。
“去可可托海景區的游客,幾乎都要在我們村住一晚,發展民宿成為我們的首選。現在村里有72家民宿,名氣大的有馬背之家、黑走馬小棧、額河人家等等,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故事。”村黨支部書記沙拉如數家珍。
在“馬背之家”民宿,不大的庭院里種植著果樹,鮮花盛開。“我們家可以同時接待兩撥客人,可以展示我們的冬不拉彈唱,游客十分喜歡。”民宿負責人阿爾達克?阿扎提說。
塔拉特村是可可托海鎮唯一的行政村,2021年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可可托海鎮黨委書記徐波說,塔拉特村依托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場和可可托海5A級風景區,每年游客達二三十萬人,“做強旅游業這篇文章,才能讓村民和村集體穩定增收”。
去年,塔拉特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額河黨旗紅”民宿旅游協會,聯合游客接待中心,對72戶民宿進行統一管理,實行宣傳營銷、客源分配、服務標準、收費價格“四統一”,防止出現欺客、瞞客、宰客等惡意競爭現象。同時,首批選取10戶民宿打造特色示范戶,每戶獎勵2萬元的餐具、布草、哈薩克氈房等設施。
2023年,村里成立“功勛馬隊”,制定騎行觀光路線3條,推出馬拉滑雪、叼羊、“姑娘追”等特色民俗運動,直接帶動塔拉特村38戶村民就業,運營額的5%納入到村集體經濟。去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超過2.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2萬元。
“趁著大伙兒對阿勒泰旅游的關注,我們接下來想完善旅游設施,村集體的強村公司還打算在民宿上做文章,力爭實現今年100萬元的增收目標。”沙拉說,在咬緊收入增長的同時,她還希望盡全力保持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
三
《我的阿勒泰》另一個取景地布爾津縣,自5月7日以來,已接待游客達50萬人次,同比增長70%左右。
初夏的禾木村,處處洋溢著彩色的生命力。5月18日,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舉辦了一場主題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歡快。村里為游客和村民準備了免費的手抓肉和麥子粥,有的餐館還準備了烤全羊和抓飯,大家邊吃邊看表演。摔跤比賽扣人心弦,“姑娘追”和叼羊比賽驚心動魄,射箭比賽的射手們屏氣凝神,賽馬比賽上演了速度與激情,讓游客目不暇接。
禾木鄉副鄉長、禾木村黨支部書記布云齊英克說:“今年的旺季從7月提前到5月,村里已經到處是游客。”旅游是禾木村的名片,此前村里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形式,將村集體馬匹資源、村民馬匹入社,成立村觀光馬隊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通過合作社提高就業率和收入。現在,合作社規模從成立初期的15戶30匹馬發展到300余戶537匹馬,2023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400萬元。“借著這次活動,村里還表彰了促進民族團結的先進經營戶和牧民。”
“發展鄉村旅游不能只盯著一時的熱度,應當著眼長遠。”布云齊英克說。過去幾年,他們為保護古村落和傳承圖瓦文化,拆除了212戶近7萬平方米的私建房,恢復了古村風貌,目的是讓游客看到最本色、最本真的東西。現在,面對新人氣新流量,他們依然堅持保持村莊本色和名族特色,不斷創新,給游客創造終生難忘的心靈體驗,讓“我的阿勒泰”成為大家的阿勒泰。
禾木村的早晨。 溫潔瑩 攝
禾木村的早晨。 溫潔瑩 攝
轉場一景。 朱秀霞 攝
牧民正從夏牧場轉往冬牧場。 朱秀霞 攝
牧民正從夏牧場轉往冬牧場。 朱秀霞 攝
阿勒泰的鄉村。 朱秀霞 攝
阿勒泰的鄉村。 朱秀霞 攝
阿勒泰的鄉村。 朱秀霞 攝
初夏的禾木村。 劉小兵 攝
5月18日,禾木村舉辦摔跤比賽。(禾木村村委會供圖)
5月18日,禾木村的美食。(禾木村村委會供圖)
5月18日,禾木村的賽馬。(禾木村村委會供圖)
5月18日,禾木村的民俗活動。(禾木村村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