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喜歡這樣一個地方,古建悠悠,夕陽唯美?
從昆明驅車一路向南,就來到了滇池邊的古村落——海晏村。沿著光滑的石板路,你可以看到土基宅院,淳樸的人們忙著手中的活計。光潔的石板被太陽曬得泛著幽幽的光。作為古老的漁村和古碼頭,各地文化在此交流,形成了海晏村兼收并蓄的文化。
很喜歡村落里的房屋,古樸,寧靜,保留了清代以來的云南民居特色。墻壁是泥土壘成的,歷經滄桑,仿佛一位飽經歲月的老者,在無聲地嘆息。人們耳熟能詳的是青石板路兩旁的老房子,最著名的就是“七十二道門”,主體由三所“一顆印”組成合成,它面朝街心,背靠山腳,左右有數十間參差錯落的偏房和鋪房。全庭院有大大小小的門,共七十二道,故得此名。當你走在其中,不禁會被其古樸所打動。房屋縱橫交錯,構造復雜,門中有門,門門向陽,道中有道,道道相通。你仿佛走過了一座神奇的迷宮。
隨意地走在村子里,你可以看到斑駁的土墻邊,鮮花開得正好,陽光暖暖,一個漂亮的姑娘正專心致志地畫著古村落。街角處,花兒開得如瀑布般懸垂下來,一位老人閑坐在家門口,正看著可愛的小孫子和小狗玩成一團。偶爾有游客走過,好奇地打量著這座古樸的村子。當地人卻恬然地過著自己的生活,似乎不為時光所動。
海晏村的人們依水而居,祖輩靠捕魚為生,在交通不便的時候,他們曾以貨易貨,用魚去交換米、雞蛋等。徜徉在古漁村里,你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滇池的風,溫潤,清涼,這個古村落因為碼頭仙境般的日落美景,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當我走到古碼頭時,碼頭邊已經站了不少人,都為一睹滇池落日之美。人們支起“長槍短炮”等待日落時分。當太陽西斜,太陽將美麗的光暈如碎金般灑在海面上,隨著一浪一浪的起伏,仿佛太陽的光芒也在跳動著。太陽把整個天際染成了一種純凈的橙黃色。遠山是暗黃色的,連綿起伏。太陽的光暈是奇妙的。近處是一種明亮的黃,亮得耀眼,而遠處是一種暗淡的黃,暗得沉靜。隨著水波的涌動,那金黃也在如魚鱗般片片閃爍,迷了人的眼。人們或站或坐在碼頭上,影子倒映在水面上,給夕陽中的滇池,營造了一種活力和動感。人們仿佛是這波光五線譜中的音符,跳動著,吟唱著最美麗的曲調。
當夕陽把最后一縷光,打在水面上時,每個人都沐浴著金色的光,成為一幅動人的剪影。此時,你只聽得相機的“咔嚓聲”,人們的贊嘆聲,滇池邊的海晏村也被夕陽的柔光所籠罩,安然若素地享受著最靜謐、最美麗的時光。
古漁村也是美食匯集之地,自清朝以來,人們就喜歡在這里觀海設宴。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曾記錄了滇池名菜鍋貼烏魚,據說是用烏云魚切成薄片,配上云腿片,面包片,小火慢煎,令人垂涎。當地人吃魚講究的就是魚片的嫩、甜、鮮。
徜徉古漁村,你不僅能欣賞充滿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聆聽夕陽海波之語,也能品味讓人唇齒留香的美食。寧靜的古村落,在時光的穿梭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和淳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