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黨和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好,干部也越來越暖心,在他們的幫助下,不僅給我兒子辦低保、醫保。這不,他們又來幫我兒子蓋新房。”家住遼寧本溪明山區高臺子街道新嶺村三組村民張俊橋的母親熱淚盈眶地說到。
天氣微涼,但是在村民張俊橋家院子里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在鮮紅的黨旗下,村“兩委”正帶領著黨員干部們搶抓工期,為低保戶張俊橋蓋房子。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高臺子街道黨工委嚴格對照上級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以辦實事為重點,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街道紀工委在大走訪、大排查過程中了解到這種情況后,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為張俊橋申請重新建房,村“兩委”班子也主動帶領黨員干部齊心協力踴躍參與新房建設。
村民張俊橋因早些年妻子的離家出走患有重度抑郁癥,家庭收入十分微薄,生活很是拮據。去年因為抑郁癥發病自己將家中房屋點燃,此后病情更加嚴重了,見到其他人時目光呆滯,問話不答,老母親時常以淚洗面,迫不得已來到村委會提出訴求,為緩解其老母親的重擔,街道黨工委在了解到這種情況后,積極為張俊橋申請在原處重新建房。村“兩委”班子也主動帶領黨員干部齊心協力踴躍參與新房建設。新嶺村黨支部書記霍春凱說:“我們把村里的黨史學習教育與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全體黨員干部一起踐行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榜樣作用,切實為困難村民解決實際困難?!?/p>
經過街道黨工委、和村“兩委”成員及全體黨員志愿者兩天的不懈努力,張俊橋家的房子終于蓋好了,讓村民切身體會到,在黨的領導下,黨員干部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高臺子街道黨工委正在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切入口,進一步深入群眾、扎根基層,緊緊圍繞辦事處中心工作,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行政工作有形有實的具體力量,不斷促進行政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讓人民群眾切身體會到,黨員干部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真心實意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