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馬拉雅山東南麓、雄曲河畔,斗玉村中心廣場上,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群眾跳起熱烈的“珞巴刀舞”,喜迎黨的二十大。
斗玉村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聚集村。這幾年,我們著力創建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按照人均45平方米的標準為65戶群眾建起了珞巴民族風格的現代民居,還配齊了家電家具,裝上了無線網。我們設立巡邊員崗位,村民每人每年能拿到1萬元左右的補貼,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萬元。現在,柏油馬路通到家門口,村民購買了皮卡、越野車,出行再也不用爬天梯、飛溜索,不少村民還重拾珞巴刀、木碗加工等傳統手藝,吃上了旅游飯。
我們大力實施“堡壘強邊”工程,把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守衛邊疆領土、開展反分裂斗爭的堅強戰斗堡壘。在村黨支部領導下,村里辦起了砂石廠、珞巴民族服飾加工合作社、木耳種植基地,每戶每年能拿到1萬多元的分紅。我們斗玉村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懸掛著國旗。
沒有黨的好政策,就沒有珞巴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十大即將召開,我和所有珞巴族群眾有一個共同心聲:我們將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明年,我們村將啟動5000畝森林“撫育工程”,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看護森林,促進村民進一步增收。同時,我們將盡快建成珞巴民族文化陳列館,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旅游。
王海峰(前)
王海峰(左)
王海峰在村黨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