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莊村牌坊。 (賈家莊村黨委供圖)
勁爆的搖滾、熱情的觀眾、現代感十足的舞臺、藝術氣息濃厚的影片……8月28日下午5時,記者趕到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賈家莊村時,恰逢第7屆86358賈家莊短片周閉幕,盛大的頒獎儀式以及精彩的樂隊表演,讓到村蹲點的記者恍若置身大都市。
賈家莊鄉村文化旅游節至今已舉辦23屆。每年秋天,村民都能享受到一場電影、音樂、文學、美食等多業態聚集的文化藝術盛宴。“文化,是新時代賈家莊發展的精神支柱。”甫一見面,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邢萬里就對記者說。多年來,賈家莊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國家級榮譽,文化已成為賈家莊的“金招牌”。探尋賈家莊文化興村的密碼,自然成為記者此次與選調生結對蹲點的主要目的。
在賈家莊短片周閉幕式上表演的村民。 (賈家莊村黨委供圖)
文化興村之路
賈家莊村位于呂梁山東麓、汾河水西畔,總面積4.2平方公里,居民980多戶2890人。村黨委下設7個黨支部,有170名黨員。1949年以來,賈家莊一直是全國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8月29日上午,邢萬里對記者說,賈家莊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成為全國文藝創作者關注的焦點,數十年來培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8月30日上午,在馬烽紀念館,賈家莊村婦聯主席、村史展覽館館長張宏巖熱情地講解,為賈家莊的文化傳統做了注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作家馬烽、西戎等山藥蛋派作家扎根賈家莊,深入體驗生活,并以賈家莊的人和事為原型創作了《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飼養員趙大叔》等20余部文學作品。反映賈家莊的電影也接連在熒屏上和觀眾見面。
而后,傳承并攪動文化“一池活水”的,正是村里的年輕人邢萬里。2001年,邢萬里從山西大學畢業后自主創業。2006年,28歲的邢萬里帶著“山西省青年創業明星”“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的榮譽,放棄省城優越條件回到村里。他領銜成立了賈家莊騰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北京首創集團生存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在賈家莊創建山西省首家生存拓展培訓基地,把挖掘個人潛能、團隊協作等現代培訓第一次引入山西。
“拓展培訓帶來非常旺的人氣,村‘兩委’建議建酒店,并籌備旅游公司,發展鄉村旅游。”邢萬里說,注重文化傳承,打造不一樣的賈家莊,從那時起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2009年8月,集餐飲、住宿、會議、休閑為一體的四星級酒店——裕和花園酒店,在賈家莊建成并投入運營。2014年,汾州民俗文化園建成。這一年,賈家莊村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5年,賈家莊人拿出壯士斷腕的精神,關停了運行18年的特種水泥廠,原址改造為恒鼎工業文化創意園。2019年春夏之交,呂梁首屆文學季、賈家莊作家村、賈樟柯種子影院揭幕儀式在賈家莊隆重舉行,60多位文學大咖來到賈家莊采風創作,一個獨具三晉特色“鄉村798”呈現在人們面前。
位于恒鼎工業文化創意園內的賈樟柯種子影院,放映室、書店、咖啡館等一應俱全,布局絲毫不遜于都市一線影院。到村任職選調生賀程告訴記者,他在工作之余,經常來這里看電影、讀書。“86358賈家莊電影短片周是一個純粹的專注于華語電影短片展示、交流、推廣的專業平臺,7年來已發展成為新一代年輕導演交流互鑒的盛典。”影院運營負責人、短片周策展人徐志鵬說:“種子影院和短片周扎根賈家莊,可以促進文化資源回流鄉村,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和產業發展。”
記者(左二)在賈家莊村日間照料中心的食堂與老人聊天。張宏巖 攝
文化興村之魂
“自己的鑼鼓自己敲,自己的紅火自己鬧。”8月30日上午11時,賈家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范玖深一見面就提起老書記邢利民過去常講的一句話。幾天的蹲點,記者感受到賈家莊到處都有邢利民的“影子”,干部群眾都表示,賈家莊的發展能有今天,不得不說邢利民老書記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在“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的指導思想下,農村掀起了一股搞工業、辦企業的浪潮,賈家莊也開始了自身新探索。在全村黨員干部大會上,當時的村黨總支書記邢利民響亮地提出了“虧了我一人、富裕全村人”的口號,把自己年收入達5萬元的塑料廠帶頭捐給了村集體。在他的感召下,村里主要干部全部低價獻出了個人企業,退出了承包土地,一心一意帶領大家發展村集體經濟。
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間,賈家莊用“滾雪球”的方式,一口氣創辦了20多個企業。村集體企業固定資產由最初50萬元發展到50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1995年,邢利民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全國勞模大會,讓邢利民眼界大開。“賈家莊要持續快速發展、保持先進,必須有大項目來帶動……”邢利民把想法說出后,村“兩委”很快提議立項,上馬年產10萬噸的特種水泥廠,打造自己的支柱產業。
面對高達5800萬元的巨額預算,賈家莊人有點望而卻步。邢利民再次向全村人鄭重承諾:“企業賺了,錢都歸集體;企業辦砸了,絕不連累任何人,全部損失由我一人來承擔。”在邢利民的帶領下,全村黨員干部眾志成城、艱苦鏖戰,硬是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了當初認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程:5800萬元的預算,僅用3000萬元就順利完成;整個建設周期,由預算的3年壓縮為18個月。
1997年3月25日,賈家莊特種水泥廠一次試產成功。在工業的強勁拉動下,賈家莊集體經濟迅速壯大,一躍成為老先進煥發新活力的典型。一時間,這邊風景獨好!
“18個月建成,18年后轉型。”8月29日下午,在水泥廠舊址改造的恒鼎工業文化創意園,張宏巖領著記者和選調生賀程,回顧了水泥廠建設與發展的輝煌歲月。10余年中,水泥廠累計投資1500萬元建起了賈家莊生態園,投資850萬元建起多功能文化廣場,投資1.2億元建起四星級裕和花園酒店,投資2500萬元建起村史展覽館,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居民住宅樓幸苑生活小區……
“一個當家人的性格,就是一個村的性格;一個當家人的境界,就是一個村的境界。”張宏巖動情地對記者說,邢利民老書記不僅帶領村民為賈家莊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更為賈家莊留下了一座永久的精神豐碑。記者很想當面采訪這位七旬老人,但卻被告知“文旅節以來,邢老書記休息得不到保障,忙壞了、病倒了”。
位于賈家莊恒鼎工業文化創意園的種子影院。(賈家莊村黨委供圖)
文化興村之果
黃昏時分,秋意綿綿。記者和賀程在賈家莊游樂場和賈街散步,隨處可見笑臉盈盈的村民或游客。“這里過去是旱地,改造成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后,滿街都是特色小吃和手工藝品。”賀程說。雖到村任職期已滿,賀程仍然惦記著村子,隔三差五就來走走,吸取文化養分。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意義廣泛而深遠。”邢萬里說,這些年,村里先后引進四川自貢彩燈、山西電影學院汾陽基地、山西大學杏花村學院汾陽校區等。一方面,文化可以“富錢袋”,帶動旅游、酒店、培訓、就業等,每年綜合性收入達到1億元。另一方面,文化可以“富腦袋”,提升村民的精神境界,讓大家過得更充實。“拿起農具會種地、發動機器會生產、登上舞臺會表演、提起筆桿會寫作,已成為新時代賈家莊人的新形象、新氣質。”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賈家莊村“兩委”的使命;“兩手抓兩手硬,歪風邪氣吹不進”,是賈家莊的治村法寶。賈家莊村村委會副主任、村和諧辦主任武建生介紹,從1991年起到今年,連續32年開展和諧家庭競賽活動,成為村民們公認的“家庭潤滑劑”“鄰里調節劑”和“社會穩定劑”。
“榮譽比金錢更珍貴。”賈家莊村史館右側的一塊石頭上,老書記邢利民的話已經成為賈家莊人的共識。初中畢業的和東霞是原水泥廠員工,2006年進廠時喜歡寫寫小文章,她創作的《銘記》《疫情大考下的文化答卷》等近20篇稿件,均在村廣播站、村報上發表。“和諧家庭競賽活動,有很多打分內容,一開始覺得有難度,后來都轉化為自覺行為。”和東霞家近20年連續獲評和諧家庭,她的內心充實而滿足。
“榮譽來自制度、來自規矩。”賈家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范玖深告訴記者,從1994年開始,村黨委就全覆蓋在各黨支部開展了“樹形象、舉紅旗、創大業”活動。20多年來,這項活動不斷注入新內涵,與之配套的還有四個“雷打不動”的制度,即:每個支部的“三會一課”制度、每個季度的全體黨員大觀摩大檢查活動、每年的誓師動員評模表彰大會、每年10月6日的“愛村日”活動。
8月30日中午12時,記者與張宏巖、賀程等一起到村日間照料中心體驗食堂午餐。偌大的食堂寬敞明亮,窗明幾凈,上百位老人在安靜地吃飯。“我們趕上了好時代,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活比城里人還開心!村集體把大家的養老、醫療、上學、就業都解決了,我們生活得很好!”村民賈明熊老兩口開心地對記者說。
正在賈家莊參加“新時代和美鄉村”主題采風的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周習表示,賈家莊發展得非常好,難能可貴的是一直和文學保持親密關系,使村民有了高質量的精神生活,這是山西汾陽的驕傲,也是我國鄉村的驕傲。
制度“動真格”,人人往前沖版次
我是2021年7月到賈家莊任職鍛煉的,如今已回到鎮上工作。記得來到賈家莊參加的第一個大型活動是大觀摩大檢查大評比。全村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村民代表分別乘車,到村內各企業單位檢查各家的現場管理、廠容廠貌、重點工程建設等情況。之后回到黨員活動室,7個支部書記一一匯報,現場每位同志進行打分,并對支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會后,村“兩委”第一時間在村廣播站、村情簡報上公布打分情況,并把意見分發到各支部書記手里。
像這樣的活動,賈家莊一個季度舉辦一次,一年四次打分,分數之和就是這個支部全年考核得分。這個分數和評選紅旗黨支部掛鉤,和支部書記、單位一把手、支部委員的工資獎金掛鉤,和年度評選勞動模范的數量和等級掛鉤。
我為這樣的制度叫好!我發現,每次會上提出的問題,到下次會上相關支部已經予以整改。這樣的激勵機制搭配績效考評,表面上看似“不近人情”,卻讓賈家莊村收獲了精神動力,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不斷鞏固和加強,“一呼百應”的場面經常可以看到。
所有村民都把賈家莊當成自己的家,人人都想著如何把它經營得越來越好,這正是賈家莊精神的最好體現。這種“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意識,使得賈家莊人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勁,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賀程 (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