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河南新鄉市牧野區堡上村的田地上,一個個蔬菜大棚里,村民開啟新年耕作……
咚咚咚,咚咚咚——村西頭一座鋼結構玻璃房大棚里,村民路士保開著拖拉機在地里來來回回。旋耙過處,新鮮濕潤的土壤被翻滾上來,散發清香。大棚外,幾個頭戴安全帽的電力員工,在給卷簾機、排風扇、灌溉設施檢修供電線路。路士保說:“時節不等人,我得趕早把菜苗栽上,爭取今年多收幾茬兒。”
堡上村位于新鄉市北部,緊鄰著北環路蔬菜批發市場,目前全村大棚種植百余畝。56歲的路士保是村里的種植能手。“這個大棚5畝多,上一茬兒種菠菜、小白菜。種青菜得水足,咱大棚里都通了電,裝了灌溉設備,一推閘就能澆菜。年前小葉菠菜水靈靈的,市場上特別吃香。”
路士保停下拖拉機,脫掉棉衣說道:“這次我打算種小吊瓜,現在種下5月份成熟。按照往年的價格,一個瓜能賣十幾塊錢嘞。”
路士保并不是第一次種吊瓜。去年夏天,他就在大棚里用鐵絲搭起了吊瓜架子。“唉,去年吊瓜長勢很好,沒想到7月份一場大雨全給淹了。”路士保指著大棚里隱約可見的水印兒說。
今年重頭來過。路士保算好了時間,準備多種幾茬兒蔬菜瓜果,把去年的損失補回來。“還打算試種些哈密瓜,電足水足,控制溫度濕度,爭取今年能種出5斤重的哈密瓜。希望全國農民虎年大豐收,日子和我種的瓜一樣甜。”路士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