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問責 為基層干部“松綁”
問責制度為基層抓落實擰緊了“發條”,但也出現了工作簡單粗暴、追責不切實際、推責不愿擔當等問題。例如,有的干部因洗澡錯過巡查組電話被警告;上班喝牛奶被通報;村民越級上訪,村書記“背鍋”;工作兢兢業業還“躺著中槍”……這種“問責濫用”不僅傷害了基層干部的感情,也束縛了基層干部的手腳。如何規范問責,為基層干部“松綁減壓”亟需引起重視。
針對以上現狀,建議有關部門按照權責對等原則,依法分清責任層次,在基層工作出現問題時,上級部門也要承擔連帶責任,不能只負責督導和問責,更不能簡單以“屬地管理”一刀切。問責要精準,要嚴格遵循規定和程序,按照問責條例等深入調查核實,研判分析,把工作失誤與故意違法違紀區分開來,把一般性失誤與嚴重失職瀆職區分開來。還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對于認真履職盡責,敢于擔當的干部能容錯、允許糾錯;對于敢做事、善做事的干部要實行獎勵并優先提拔任用。通過嚴管厚愛,為基層干部“松綁”,增強其干事創業積極性。 (山東省廣饒縣廣饒街道黨務工作者 郭晗)
防止迎檢落實工作落空
近年來,基層普遍存在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復督導考核檢查等問題,基層應接不暇、不堪重負。以扶貧檢查為例,不同部門要求的材料側重點不同,考核指標排列順序不同,每次迎檢之前,扶貧干部需要花大量時間用于準備不同材料、數據統計和填寫各種表格,重復勞動導致扶貧干部身心疲憊,對脫貧攻堅工作不但沒有推動作用,反而侵占了抓工作落實的時間,結果“工作沒有落實,反而落空了”。建議上級主管部門研究整合各類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嚴控總量和頻次,通過科學、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標及方案,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建立干部談心談話機制,為扶貧干部做心理“體檢”,及時給予心理關懷和心理疏導,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扶貧辦干事 茍曉春)
考核“一票否決”避免泛化
當前,目標管理考核、評先評優等工作,對基層大多實施“一票否決制”,強化了基層干部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然而隨著列入 “一票否決”考核內容的逐漸增多,不少基層干部感到壓力太大。例如在評選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時,某村因一位村干部五年前計劃生育問題,被取消評優資格。一年到頭的努力,因為“一票”否定了所有,工作積極性難免受到影響。一些部門用“一票否決”強化考核權重,倒逼基層抓落實,本無可厚非,但要同步建立健全過程管控、考核評價、容錯糾錯機制,把“一票”否對了。同時,要適度減少考核“一票否決”事項,避免泛化現象。山東省在2017年底印發《關于關心關愛基層干部減輕基層工作負擔十條意見》,要求嚴格控制 “一票否決”事項,把基層黨員干部從沉重的“一票否決”壓力中釋放出來,值得借鑒。 (安徽當涂縣湖陽鎮黨委書記 姚國基)
從一些無聊的表格減起
因為在基層工作填表較多,大家笑稱自己是“表哥”“表姐”。比如,村里每天都要寫日志,基層黨建、掃黑除惡、秸稈禁燒、環境衛生、道路安全等一周或一月一報,遇上檢查,常常要準備10多本詳細資料,檢查人員只不過隨便翻一兩本而已,有時甚至都來不及翻。準備類似材料不知作用到底有多大?還有開一次會、辦一個活動,都要將照片發給不同的部門,每項工作都要求留痕,不是形式也成了形式。由于在這些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導致鄉村干部無法集中精力發展產業,常常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減負”就應從一些無聊的填表、報送資料減起。上級部門應盡量把考核指標設置得科學合理,不要以填報表格材料、留痕多少衡量工作好壞,而要以實績論英雄。比如扶貧工作,一個貧困戶一年填一張表行不行?只要能真實反映幫扶的效果就可以了。這樣,鄉村干部就能騰出更多時間想硬招、出實招。(四川省威遠縣新場鎮政府 唐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