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加義鎮楊柳村第二黨小組會在黨員楊倩希(左五)家召開。
湖南省岳陽市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的基礎上,以“強堡壘打造好班子、強素質鍛造好隊伍、強支撐培育好人才、強基礎發展好產業、強引領完善好機制”為抓手,激活基層內生動能,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以全面脫貧成色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打造一支優秀“頭雁隊伍”
村黨組織書記是夯實執政基礎的“關鍵少數”,是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抓好村書記這支隊伍,就牽住了黨在農村工作的“牛鼻子”。為破解一些村“無人可選、有人難選”難題,岳陽市采取“派”和“引”的辦法,確保選優配強。
平江縣今年有20名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80后”的凌周便是其中之一。凌周從縣檔案局選派到梅仙鎮填得村擔任書記后,在帶領填得村脫貧出列的同時,自己也染牢了基層底色,提升了能力水平。縣級組織部門通過動態跟蹤、集體述職等方式對凌周這樣的選派干部進行考核,促進他們在建強組織、推動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履職盡責。
同時,該市還通過公開選聘等辦法,吸引在外經商人員、致富能人、本地大學生回村任職,選拔了一批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村級后備力量,并按程序進入村“兩委”班子,為基層干部隊伍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提供保障。汨羅市在全市率先實行村級后備干部公開選拔,通過公開招聘,今年擇優錄用了345名村級后備干部,平均年齡34.9歲,大專以上學歷149人,為村(社區)“兩委”換屆儲備人才。
既要“選人”,也要“留人”。為打破村干部成長“天花板”,讓“有為者有位”,岳陽市強化制度安排,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定向招錄鄉鎮公務員、事業編制的力度,鄉鎮班子配備時優先考慮有貧困村工作經歷的干部,建立村干部報酬待遇增長機制,激活了基層隊伍“一池春水”。去年以來,全市為30名村黨組織書記解決了事業編制,其中21人為貧困村黨組織書記。汨羅市川山坪鎮副鎮長劉勝今年2月剛剛到任,此前是白水鎮西長村村書記,“扎根基層的10年里,組織對基層干部高看一眼、厚愛一層我感受最深。”劉勝說,自己一定要干出名堂來,才能不辜負組織信任和群眾期盼。
擦亮“我是黨員”閃光品牌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為凝聚黨員力量,岳陽市搭建了精品課程、精品陣地、精品隊伍、精品資源、精品平臺“五個精品”黨員教育培訓載體,著力提升黨員的政治素質、擔當意識和履職能力。
今年“七一”期間,平江縣加義鎮楊柳村全體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黨支部為每名黨員送上政治生日賀卡,第一書記撰寫了“生日寄語”,勉勵全體黨員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希望對支部工作提出意見建議。該村在巴基斯坦務工的黨員余國慶第一時間從網上發回了思想匯報,表示全力支持村級班子工作。在今年6月底的洪災中,楊柳村全體黨員沖在一線,設立黨員先鋒隊、黨員責任區,幫助轉移群眾50余人,并及時搶通水毀道路,恢復供水供電。
岳陽市對超過兩年未發展黨員的村,采取結對聯系培養的辦法發展年輕黨員,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問題。今年以來全市有247名來自貧困村的青年入黨。
創新各類人才“逆行”機制
為引導各類專業人才向農村流動,岳陽市推出人才新政,明確向入職扶貧產業鏈企業的博士以上青年人才給予10萬元安家補貼,本科以上學歷人才按照每月800-1200元發放生活補貼,并規定醫衛、教育專業技術人才晉升職稱必須具有鄉村基層工作經歷,緩解了貧困地區醫衛、教育人才青黃不接的困難。
在政策召喚下,湘陰縣的張紹球受聘為南湖洲鎮一家大型田園綜合體項目副總經理,負責田間管理和技術培訓。如今,這家產業園已形成生態種養、農產品加工和休閑觀光產業融合發展態勢,不僅吸引了當地百余戶農民以土地參股,還提供了20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共同致富。
對于返鄉人才,岳陽市還建立健全相應激勵措施,引導他們通過資金入股、科技入股等方式,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在招引人才的同時,岳陽市注重加大本土化人才培養力度,每年公費培養300名左右的鄉村醫生、鄉村教師和農林水利科技人才,并建立與職業院校合作培養模式,向農村輸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還選聘農村產業指導員,幫助村里解決生產銷售難題。
培植強村富民主導產業
產業興,百業旺。依靠一道傳統農家小菜——“華容芥菜”,華容縣三封寺鎮培育出9.3億元的產業;“中國竹器之鄉”羊樓司鎮年產值達到39.2億元,全鎮共有600余家竹器加工企業,從業人員2.7萬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主引擎。為了給村里留下好的產業項目,岳陽市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突出特色種養、休閑農業等主導產業,整合捆綁財政資金、金融資金、幫扶資金5000余萬元,扶持集體經濟項目。
依托“百企幫百村”行動,全市109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一對一”進村幫扶,投入資金4000余萬元,新建扶貧車間37個,參與組建家庭農場2173個,幫助鄉村對接大市場。
通過創建農業產業化特色小鎮,岳陽市芥菜、醬干、甜酒、竹器、龍蝦等20個特色產業不斷做強做大。目前全市龍蝦養殖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產值達80億,“芥菜小鎮”的綜合產值將突破20億元。預計到年底,20個特色小鎮主導產業產值將超過170億元,領跑鄉村產業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