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入農門”的選調生,總感覺和群眾隔著一段距離。他們慢慢觀察發現,身邊不少村干部日常穿著、言談舉止和群眾沒多大差別,“穿上農家衣,先從外表上像農家人,再慢慢從外到里,變成‘自家人’,群眾才會親近你、認可你。”
本期板凳會,我們邀請了四川、江蘇、重慶的三位選調生,請他們曬一曬自己的“農家衣”。
“一頂新草帽,村干部送我當禮物”
陳潮(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正子村書記助理):前段時間,我收到一份禮物——一頂草帽,是村委會副主任李小萍在一個培訓活動上掙的獎品。她自己的草帽很舊了都舍不得換,卻把新的送給我。她很心疼我,“妹子,別再往黑里曬了,回頭對象都不好找嘍!”
在村里,提到“黑丫頭”,誰都知道說的是我。而2020年10月我剛到村那會,膚色還是白皙的,一身漂亮的裙子配高跟鞋,隨身還挎個化妝包,妥妥是城里來的時髦女郎。可這副裝備到農村就嚴重“水土不服”了。上坡、下坡、入戶、穿林……實地體驗農家生活半天,我的腳就腫了。從那以后,我把裙子、高跟鞋鎖進柜子,在村里總是牛仔褲+運動鞋,忙時連防曬霜都不抹,用500多個駐村日夜把自己熬成了今天的“黑丫頭”。
這份禮物我很喜歡,能擋烈日、遮小雨、當“臨時風扇”,讓我可以不分早晚、不管刮風下雨,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入戶“旅行”。這村民“同款裝備”戴上后還有一個功效:捅破了我和群眾之間“最后一毫米隔膜”,一起戴草帽下地、休息時坐一塊聊天,真正實現了“零距離”“心貼心”,讓我從“黑丫頭”升級成了大家眼中的“自家丫頭”。
“一件沖鋒衣,伴我沖鋒‘疫’往無前”
葉蘊靈(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伙鎮喬墅村副書記):今年元旦,我度過了27歲生日。選調生好友李詩萌送給我的禮物是一件丑丑的黑色沖鋒衣。她解釋說,送沖鋒衣擋風又防雨,耐磨又耐臟,在村里工作準能用得上。
一語中的。今年1月,一個寒冷的夜晚,我接到了排查1例新冠肺炎密接人員的緊急任務。穿上黑色沖鋒衣、騎上電動車,挨家挨戶走訪登記,溫暖的“戰袍”將凜冽的寒風阻擋在外,讓我感受到了它的暖心。
越穿越感受它的好。這件沖鋒衣再加一雙運動鞋,成了陪伴我奮勇沖鋒的“親密伙伴”。多少個凌晨四點,它陪伴我前往村里的核酸采樣點;多少個刮風天,它陪伴我穿梭在田間地頭宣傳政策;多少個下雨天,它跟著我陪伴醫護人員挨家挨戶采樣。時間久了,熟悉的村民老遠看到衣服就知道是我來了,“辨識度很高呢!”
穿農家衣,并不是讓你非得和村民穿一模一樣的衣服,而是要盡量樸素不花哨,方便村民干活時你也搭把手;最關鍵的是,外面穿什么其實不重要,你在心里要和村民穿一樣的“衣服”,要把他們當“自家人”,凡事多為他們著想,他們就會認可你,甚至大老遠就能“未見其人先認其衣”。
“一身迷彩服,把我和大地融到一起”
鄧偉(重慶市合川區官渡鎮梭子村主任助理):自2020年10月到村以來,我穿得最多的“農家衣”是迷彩服。起初想法很簡單,我曾在部隊待過兩年,習慣了一身“軍營綠”。
村里有個“問題”葡萄園,老板經營不善跑了,拖欠了好幾年的土地租金,讓村民們很頭疼。村里派我去處理,本以為這事很難辦,沒想到,“叔叔伯伯們,我當過兵,請你們相信我……”我一番誠懇的開場白,似乎讓村民們找到了主心骨。一起準備相關材料,訴諸法律……一起起棘手的難題,就這樣被一身迷彩服破解。有村民對我說,“村里有啥事,看到迷彩服到場,大家心里就格外踏實!”
原來,我的這身迷彩服被村民們賦予了新的意義:從曾經守護的“軍營綠”,變為守護“村莊綠”,代表著信任、責任與擔當。這抹綠已和大地融在了一起,助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