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實地遍訪新寶鎮清水村周邊17個村(社區)35名“兩委”干部,進行現場訪談;對新寶鎮113名村“兩委”干部在線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新寶鎮88.2%的村“兩委”干部因被黨員群眾推選為村干部而感到使命光榮;80%的村“兩委”干部在競選村干部時有認真做過職業思考,開展工作時勤奮用心,真真切切為群眾做事,為家鄉謀發展。
同時調研也發現存在以下幾個需要重視的問題:一、部分村干部離開后未能及時補選。調研發現,有近3%的村“兩委”干部因考上教師、事業干部或其他原因辭職,導致部分村“兩委”班子缺人,補選工作跟進不及時。
二、部分村干部工作紀律意識不強。新當選的村“兩委”干部,少數人在上班時間隨意外出辦私事,導致群眾不滿。
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思路不清。面對調研提問,如村里有500萬元項目經費,將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近70%的村“兩委”干部回答“做一個公園”“安裝村道路燈”等公益性項目,僅三成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計劃。
對此,提出個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建議:
一、適時開展村(社區)“兩委”干部補選工作。建議有出缺的村(社區)在鎮黨委指導下及時進行補選,在補選的時候,要依法依規,兼顧質量,推進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保障村級服務群眾的力量。
二、加強對村(社區)干部的規范化管理。全面排查掌握村“兩委”干部護照和港澳通行證持有情況,嚴格執行鎮(街道)組織人事部門代管制度。同時,村(社區)紀委要加強對正常上班時間村干部考勤的檢查,改進工作作風。
三、進一步加強壯大集體經濟方面的培訓。加強村干部專業知識和商業知識的培訓,理清發展思路,學會“造血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四、加強工作統籌,切實為基層減負。推進工作清單制,優化考核設計,落實精文減會,真正讓村干部沉下身子,靜下心來,把精力用在謀劃工作、干事創業,為民辦實事上。
五、持續加強村干部待遇保障。為進一步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建議上級部門以需求為導向,從實際出發,探索更加完善的基層干部待遇保障制度,努力打通村(社區)“兩委”干部職業晉升通道。(作者為廣東省信宜市新寶鎮清水村書記助理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