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7.8億斤!今年夏糧產量再獲豐收,比上年增產28.7億斤。這一季的夏糧增產豐收實屬不易,是在歷史高點上的高位再增產。打贏抗災奪豐收這場硬仗,離不開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有力支撐、廣大農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同樣離不開農業科技的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突破,研發一系列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農業科技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萍家殉蔀檗r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引領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農業科技整體水平不斷提升。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特別是小麥的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7%。農業科技已成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強勁引擎和根本動力。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我國現代種業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提升。培育推廣超級稻、節水抗旱小麥、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等一大批優良品種,第五期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多次創造水稻高產世界紀錄……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品種對單產的貢獻率超過45%。農業用種得到保障,有力支撐我國糧食年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農業科技提升帶來生產方式不斷升級。農業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夯實“新底盤”;農業邁向設施高效,為城鄉居民生活托穩“菜籃子”;農業機械提檔升級,為農業高效發展裝配“新引擎”;農產品加工技術進步,為質量效益提升做強“品牌鏈”;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助推器”……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了農業產業面貌變革,提高了產業競爭力,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加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廣大農技人員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農業科研工作者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十年磨一劍的勁頭,勇攀農業科技高峰,努力搶占世界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牢牢掌握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主動權,為我國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中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和燦爛的農耕文化。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要立足我國國情,遵循農業科技規律,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實用科技創新,讓農民用上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農產品,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