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舉行的湖北預制菜宣傳推介活動上獲悉,隨著預制菜被首次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湖北預制菜行業也開始整體發力,包括周黑鴨、湖北神丹在內的首批30家頭部企業抱團打造原料基地、“叫響”品牌,拼搶這個萬億元規模的大產業。
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水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烹調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實際上,預制菜在我國歷史悠久,并非新事物,但是個新名詞。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外賣市場急速增長、冷鏈技術飛速進步,疊加新冠疫情影響,預制菜的發展突飛猛進,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超萬億元。
“湖北省資源稟賦較好,具有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先天條件,如果搶抓黃金機遇期,完全可以躋身全國預制菜產業第一方陣。”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易俊東介紹,“湖北是全國重要的‘菜園子’,是國內重要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基地,并且科研實力強,區位優勢大。”
據了解,近兩年,湖北全力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在預制菜“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大品類方面,涌現出一批代表性企業,尤其在即食品類的細分市場上,周黑鴨、良品鋪子、潛江小龍蝦等品牌享譽全國。湖北豐聯佳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肖賢方告訴記者:“首批30家頭部企業個個都是行業翹楚,聯合起來將更好地在提升加工業能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品牌效應上全面發力。”
“讓‘楚味’出圈,不僅是湖北這個千湖之省的文化自信,也是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基因。”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順清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預制菜生產、倉儲、消費、流通以及裝備生產等產業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構建預制菜產業集群,打造華中預制菜產業高地。”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見習記者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