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村一隅
采訪對象:
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神山村原黨支部書記 彭水生
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神山村黨支部書記 彭展陽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江西井岡山革命老區,來到茅坪鎮神山村,看望慰問這里的貧困群眾,給貧困戶送去年貨,給孩子們送去書包,共商脫貧致富之策。
在重巒疊嶂的五百里井岡中,神山村屬于偏僻中的偏僻者。因為偏僻,人跡罕至,故得名“神山村”。長期以來,神山村一直走不出貧困的循環,村外的人說起神山村就是一句“好女不嫁神山郎”。總書記來神山村考察慰問之前,神山村54戶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1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大量年輕人不得不外出務工,神山村成為只有幾十位老人留守的空心村。
7年過去,如今神山村成了四鄰八鄉有名的富裕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神山村接續奮斗,正走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是2015年的近10倍。最近,記者探訪神山村,與村黨支部前后兩任書記共話神山變遷。
記者:老書記,您還記得總書記來到咱們神山村的情形嗎?
彭水生:記得啊!總書記是2016年2月2日中午11點40分左右到神山村的。那天正是農歷小年,下著雨夾雪,山里氣溫低,路上檐下都結了冰。我們做夢都沒想到,在這樣的天氣,總書記會來到我們村!總書記下車后,就走到群眾前,和大家聊天,拉著小朋友的手祝他們健康成長。總書記很親切!
我當時想,總書記日理萬機,還這么惦念咱山里人。在和總書記握手時,我不由得脫口而出,“你呀,不錯咧!”說完,我翹起左手大拇指,給總書記點了個贊。總書記聽了,拍著我的手背哈哈大笑。
總書記對老百姓,那是真心地好哇!當天走了一戶又一戶。他到灶房間,看看老百姓鍋里煮了什么;走進茅房,看看老百姓是不是仍在用旱廁。他問大家糧食夠不夠吃,住房夠不夠暖,年貨購置得怎么樣,發展生產有什么困難……他問得好細,聽得也好認真。
記者:彭書記,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您接過老書記的擔子。請您介紹一下,神山村是如何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帶領老表們共同致富的?
彭展陽:總書記來到村里,給我們增添了無窮的力量,我們要更加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日子就會越來越好。這幾年,大家都努力了起來。
彭夏英家就是全村的一個縮影。彭夏英丈夫在外打工受了重傷,不能再干重活,后來她自己的腰也摔壞了,家里就陷入貧困。總書記來到彭夏英家,鼓勵她樹立信心脫貧致富。她家在村里第一個搞起了農家樂,賣土特產、發展民宿,生意很好,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10桌客人。2021年,她家農家樂收入就超過8萬元。總書記來之后的第二年,她家裝修了新房子,做成民宿,2020年民宿收入超過1萬元。她家大兒子前年結婚了,現在在北京開洗衣店。小兒子交了女朋友,兩個人從城里回來,打理家里的小賣部、農家樂。大女兒炒菜好吃,被市供電公司聘請去做廚師了。
村里的笑臉墻用了彭夏英說的一句話:“黨和政府只能扶持我們,不能撫養我們。”有了黨和政府的幫忙,再加上吃苦耐勞,她現在的日子就像總書記當年看到的蒸米果的灶屋,熱氣騰騰、蒸蒸日上。2021年,她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一個人富起來不算什么,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她主動把客人讓給偏遠的鄰居,讓大家都有收入,共同致富。彭夏英把今天的好日子歸結于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她自編山歌,用歌聲傳唱感恩之情。
總書記當年去視察過左香云家,現在他家的竹加工、米酒年營業額超過300萬元,是村里帶頭致富的模范。左香云創辦了自己的品牌,幫助生產銷售村里的特產。2018年,左香云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記者:在您看來,和7年前相比,咱們神山村發生了哪些變化?
彭展陽:我們神山村這幾年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第一個變化是“資金變股金”。春節前,我們舉行了神山村茶葉合作社2022年度分紅儀式,每位參加合作社的村民都領到了3000元分紅和新年禮品,這也是合作社成立以來連續7年給村民分紅。除了茶葉合作社,我們村還有黃桃合作社。以前,我們神山村大多數人外出打工掙錢,導致很多地撂荒。怎么辦?7年來,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們立足本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流轉土地,因地制宜發展茶葉和黃桃產業,全部村民都參與進來,實現了“資金變股金”。
第二個變化是“舊房變新房”。我們神山村原來有37棟土坯房,到處都破破爛爛,有的一下雨就漏雨。這幾年,政府實施安居工程,對全村37棟土坯房進行了維修加固和拆舊建新,全部換上了客家風貌的“新裝”,實現了“舊房變新房”。
第三個變化是“山區變景區”。現在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順勢發展鄉村旅游。這需要村里改善基礎設施,包括改路、改廁、改水、建設停車場等。目前很多基礎設施改善了,比如這個春節,我們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搞鄉村旅游,除了修路,還要有信息高速路。神山村位于深山,信息網絡覆蓋困難,以前修建的4G基站滿足不了游客的上網需求。去年,5G基站建到了神山村。這些改變,實現了“山區變景區”。
第四個變化是“無助變有助”。2016年之前,神山村54戶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1戶。這幾年,我們為村民編織保障網,比如為他們籌集入股資金,讓他們參與分紅,讓他們有保障。而對無保、低保戶們,我們的原則就是“幫不了就保起來、保不了的就兜起來”,一定要確保每個村民生活有保障。通過這些,實現了“從無助變有助”。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村時,我們看到正在新建的神山村大門。站在半山腰的點贊雕塑前,看到對面山坡上正在興建民宿小屋……實現鄉村振興,神山村還做了哪些工作?
彭展陽:我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鞏固脫貧成果,奔向鄉村振興。剛剛說了四個變化,其實最重要的變化還是得讓老百姓口袋里有錢。我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7年前不到3000元,到現在接近3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從以前的零,到現在210多萬元。鄉村發展也要看人氣,我們村常住人口由原來的26個人,到現在近200人,每年客流量達到30多萬人次。
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是人才振興。神山村這幾年走出了4個大學生,120多人返村創業,這是神山村的希望。我自己也是一名返鄉人員。回來的原因很簡單,村里發展,需要年輕人。我是黨員,有責任回來。作為神山村黨支部書記,我要帶著大家把黨支部建成帶領群眾致富的戰斗堡壘,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