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制定重點任務清單
●全省共劃分39.8萬個網格并精準賦碼,建立“五戶聯防”網格體系
●“一鄉一策”制定權責清單和執法事項清單,建立村(社區)事務準入制度
●打造群眾家門口便民服務中心,實現10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
●全省1426個鄉鎮(街道)全部組建綜合執法隊,推動一支隊伍管執法
●連續2年共招聘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擔任基層治理專干
今年以來,云南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三年行動為牽引,從完善機制、厘清權責、擴權賦能三方面發力,推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落地見效。
建立上下貫通一體化治理格局
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擔任總召集人,20家省級部門為成員單位,2次召開調度會議專題協調解決問題,推動部門協同、政策集成。各州(市)、縣(市、區)也建立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構建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一體化工作格局。
依托協調機制,省委組織部和省委社會工作部牽頭制定了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重點任務清單,從建立健全權責清單、推動編制和工作力量下沉、推進黨建聯建共建、加強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細化45條具體措施,逐條明確牽頭單位、參與單位和完成時限,并出臺6個專項文件一體推動任務落地落實。
以點帶面、示范帶動。3月以來,省委組織部牽頭,省委社會工作部、省委政法委參與,指導昆明市官渡區、昭通市鎮雄縣、曲靖市富源縣開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工作。試點以來,3個縣(區)圍繞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在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和規范管理、特殊群體管理服務、防汛救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務實管用的經驗做法,逐步在全省推廣。
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系統推進全科網格建設,健全完善“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小組(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黨組織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劃細網格,農村以10戶左右為單元、城市以樓棟或樓層為單元劃定微網格,推動基層組織體系與網格體系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共劃分39.8萬個網格并精準賦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54萬人,實現多格合一、一網統管。
昭通市鎮雄縣木卓鎮新橋村建立“五戶聯防”網格體系、“實戰實訓”演練制度、“即叫即應”運行機制,全村劃分31個微網格,由黨員或有責任心的群眾擔任網格員,汛期在每個微網格內推行“單戶換守”“聯戶輪守”夜間值守制度,還在每年汛期到來前組織群眾開展應急演練,連續10年汛期未發生人員傷亡情況。目前,這一經驗已面向全省推廣。
松綁減負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
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關鍵要厘清基層該干什么活、能辦什么事、應擔什么責,使基層真正從“千條線”中解放出來。
省委組織部、省委社會工作部推動建立村(社區)事務準入制度,制定《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指導目錄》,明確村(社區)對外標牌不超過6個,指導各地制定方案,精簡村(社區)掛牌標識7萬余塊。
在鄉鎮(街道)層面,云南出臺《鄉鎮行政職權基本目錄》和《賦予鄉鎮部分縣級行政職權指導目錄》,指導各地“一鄉一策”制定權責清單和執法事項清單。依托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群眾家門口便民服務中心,實現10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
把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相結合,建立違規借調基層工作人員常態化監督檢查、清理清退機制,開展集中整治,堅決清退借調的縣鄉基層工作人員。完成“云嶺先鋒”APP功能應用優化,全面取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駐村工作隊、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等功能掃碼簽到要求。
“以往臨近學生開學的時候,我們的社區干部每天坐在辦公室忙著開證明,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值班,其他人都走訪群眾去了。”談及為基層減負帶來的變化,曲靖市富源縣中安街道王家屯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高麗芳說。今年以來,富源縣一體推進清文減會減報表、清牌減群減打卡、清研減督減考評。目前,全縣明確村級組織履職事項52項、協助事項54項、保留證明事項2項,梳理不應由村級出具證明事項34類,清理規范村級組織牌子1424塊。
下沉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在“壯馬”上出實招,推動資源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云南持續深化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在全省1426個鄉鎮(街道)全部組建綜合執法隊,推動一支隊伍管執法。推廣“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做法,賦予鄉鎮(街道)黨(工)委綜合執法調度、綜合事項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等權限,明確縣(市、區)直部門派駐機構人員納入鄉鎮(街道)統一指揮協調,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
自從有了專業綜合行政執法隊,楚雄州祿豐市碧城鎮的群眾發現,過去占道經營、車輛擺放不規范等問題解決了,集市、街道、農貿市場變得井然有序。去年以來,楚雄州全力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實現“一張清單明權責、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體協同強治理”,推動鄉鎮從“行政末梢”加速向“治理樞紐”轉變。目前,全州103個鄉鎮配備專業執法隊員699人,招錄鄉鎮專兼職綜合應急救援隊員1768人,平均能承接省級下達賦權事項135項。
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投、力量下沉,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干部人才隊伍抓落實。云南因地制宜出實招,為村(社區)充實力量、儲備人才,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深入開展換屆后村班子中期評估,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加強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全面建立“三崗十八級”崗位等級序列。連續2年共招聘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擔任基層治理專干。
以黨建為軸,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持續深化區域化黨建共建聯建,各地嚴格落實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全面實行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共治共享,全省有1.3萬個單位黨組織和52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實施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管理三年行動,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社區黨組織統籌社區居委會、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聯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事情。全省4.2萬名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到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備案,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工作。
原標題:
云南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
為車輕荷減負 為馬增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