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縣石崗鄉黨員干部清理因滑坡堆積的道路淤泥。(重慶市委組織部供圖)
7月8日以來,重慶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降雨漲水過程,多個區縣出現山體滑坡、房屋被淹等災情。鎮村干部聞“汛”而動,風雨中挺起堅強脊梁,留下一幀幀感人畫面。
10日,巫溪縣古路鎮白家村水位急速上漲,屋后溝渠隱患嚴重,黨員干部廖春華蹚著齊腰深的洪水幫助清理溝渠。巫溪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32個鄉鎮(街道)黨組織4000余名鎮村干部、網格員、基層民兵等全覆蓋值守易澇點,積極清理垮塌土方、封閉臨水路段、轉移受威脅群眾,共出動救援人員500余人次,轉移商鋪500余戶,疏散轉移群眾2200余人。
“快起來,下大雨了,要滑坡了,大家趕緊撤離!”11日凌晨4時,云陽縣平安鎮太合村大雨滂沱,村書記張家來手持電筒,挨家挨戶叫醒了睡夢中的村民。張家來說,滑頭嘴居民點本不是滑坡點,但6月下旬以來長時間的陰雨,讓原本穩固的山坡逐漸松動。“還好及時撤離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天剛蒙蒙亮,14戶23名村民已全部撤離至鎮上學校。而就在他們撤走3個多小時后,滑頭嘴居民點發生較大規模巖質滑坡。
“來不及了!趕快把老人轉移出去!”11日上午10時左右,在豐都縣仁沙鎮石盤灘社區,鎮人武部長、副鎮長李小東收到求救電話:“李部長,我是陶海燕,我媽媽困在家里走不動……”李小東趕緊帶人蹚著齊腰深的水趕到陶小燕家中,“趕緊把桶清空做成‘救生舟’!”在李小東的指揮下,大家扶著老人坐進桶里,扶著“救生舟”前進。10多分鐘后,他們終于把老人轉移到了安全區域。
11日下午1點30分左右,忠縣黃金鎮雙梁村六組原小組長喻洪印與老伴袁玉梅準備吃午飯。“剛端起飯碗,就聽到‘轟’一聲響。”老兩口丟下飯碗跑到屋后查看,只見水泥硬化的院壩拱了起來。“滑坡了!快跑,往后山跑……”喻洪印來不及穿鞋,叮囑老伴往后山撤,自己通知兩個院子的鄰居轉移。10多分鐘后,他和45位村民剛跑出院落,身后就接連傳來房屋倒塌聲。“喻組長救了我們!”12日一早,在雙梁村辦公樓臨時安置點,村民們講述起當天驚險的一幕,都對喻洪印感激不已。
13日至14日暴雨洪水來臨后,榮昌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區、鎮街、村(社區)、網格、小院(小區)五級聯動,把救援工作延伸到群眾“最后一米”。吳家鎮統籌各方力量300余人參與救援,經過一夜奮戰,于14日上午8點30分前轉移受災群眾962戶、1785人。代興村駐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搶險隊,在災情最嚴重的大壩井附近搶險救援,幫助轉移受災群眾40戶、110人,并做細隱患排查、警戒布置、安撫群眾等工作。
據悉,重慶市委組織部將中央組織部劃撥給該市的專項黨費,連同部分市管黨費,共計2800萬元,劃撥到各受災區縣,支持搶險救災工作。市委組織部強調,這筆黨費主要用于慰問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慰問因受災嚴重而遇到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修繕因災受損的基層黨員教育設施。各受災區縣要根據實際從本級管理黨費中落實配套資金,及時劃撥給基層,投入搶險救災,做到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