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按照數字重慶‘1361’整體框架,以‘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為導向,創新全區農業全要素數字化管理、土地資源盤活利用、糧食穩產保供管控、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涉農服務掌上辦和‘AI+’智慧管理,形成‘1+4+N’數字農業系統構架。即農業數字一張圖、4個主導產業和N個實戰實效應用。”在不久前召開的重慶市農業科技工作會議上,重慶市潼南區對當地開發的數字農業大腦進行了演示。
據了解,“農業數字一張圖”是整個“農業大腦”的中樞系統,匯聚并可視化展示全區農業主要生產要素,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參考依據。“4個主導產業”是農業大腦的核心引擎。聚焦潼南區(水稻、油菜、檸檬、蔬菜)4大主導產業,建立5個KPI核心指標監控與管理體系,通過動態掌握趨勢,及時精準調度,確保產業發展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
“N個應用”是為突出實戰實效導向而建立和集成的多級應用。包括智慧養殖“數智賦能”、社會服務“數智暢享”、安全生產“數智護航”等。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據了解,重慶市潼南區擁有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等多塊“金字招牌”,爭當全市農業科技創新排頭兵,著力構建“科技載體引擎+高質量主導產業”模式并推廣。
潼南有“種”,向新而行。聚力打造長江上游現代種業高地,重慶市現代種業創新基地啟動建設,引育華智生物、中一種業等領軍企業,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張油菜液相育種“芯片”,創制出“兩碗菜籽一碗油‘慶油’油菜”“全國最具影響力加工型辣椒”“國內首個單性結實茄子”等一批突破性新品種。
潼南有“檸”,向高而攀。潼南是世界檸檬黃金種植帶,已經落戶中國柑橘類唯一精深加工重點實驗室,投產國內首條干濕一體檸檬果膠生產線、世界領先檸檬六分離提取技術生產線,研發出飲料、美容護膚品等5大類350余種產品,潼南檸檬獲批全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檸檬鮮銷和精深加工“雙料冠軍”。
潼南有“數”,向智而轉。著力構建“產業大腦+未來農業”模式,率先建成“數字農業大腦”,完成全區260萬個地塊、27個土地圖層、35億個地塊屬性數據采集,實現適種品種推薦、作物長勢全域監測和回溯、階段產量定期預測等數字化功能;在全國率先建設“檸檬產業大腦”,目前正在試運行,可實現種植、生產、銷售等全流程一屏掌控和智能分析。
潼南有“招”,向外而拓。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與市農業農村委、市科技局共建重慶農業科技城,深化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合作,落戶南昌大學重慶研究院、市農業科學院潼南分院等38個創新平臺,與馬來西亞的蘇丹阿茲蘭沙大學共建數字農業產學研示范園,推動農業科技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表示,下一步,潼南將繼續加強與科研院所、優秀企業交流合作,找準比較優勢、發揮后發優勢,勇立潮頭、科創未來。(記者 鄧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