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是時間的刻度,也是民生幸福的標尺。一城,為人民的安居,須有溫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2024年,福建省上杭縣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化拓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行動,扎實開展“暖心事模范辦”活動,做實辦好一批直接惠及人民群眾的“暖心事”,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事無大小,期于利民。杭川大地上,一件件紓困解難的民生實事,辦得扎實、辦得有力,辦到群眾心坎上;一項項惠民幫企的惠民舉措,順民意、暖民心,換來一聲聲群眾贊譽。為民辦實事,事事有著落,件件得民心,為“幸福上杭”寫下了生動注腳。
找準落腳點 辦好群眾“急難事”
著眼“急難愁盼”,及時回應百姓關切,構建高效便民服務平臺。
“真是為民解難事,只要通過手機就能反映問題!只等了4天就領到了辛苦錢,非常感謝你們!”2024年10月23日上午,上杭縣人社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回訪,感受到了一位農民工的喜悅之情。
10月19日,上杭縣人社局接到網絡平臺欠薪線索,反映某公司拖欠農民工池某工資1.08萬元。縣人社局監察員立即展開調查工作,并逐級上報將其列為局機關黨委“暖心事模范辦”項目,局機關黨員干部全力以赴僅用4天就幫池某拿到拖欠的工資。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上杭縣人社局為民辦好暖心事只是上杭縣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在推動產業發展、加快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的縮影。
上杭縣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牢記初心使命,10000多名在職黨員干部堅持奔著問題、奔著困難、奔著落實,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通過實地走訪、集體座談、民意調查、征求意見等方式,扎實推進“暖心事模范辦”活動走深走實,描繪出了一幅幅黨群水乳交融、眾志成城的生動畫卷。
——在農村,黨員干部到村組,40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村組農戶等一線,走訪群眾5萬余戶、解決訴求2200多個,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在社區,黨員干部進小區,通過社區“大黨委”、“居民夜談會”等收集整理群眾意見,推動完成26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城市污水管網22.1公里,完成615戶改造和既有住宅增設電梯12部,改善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
——在園區,黨員干部下一線,“鏈長+鏈員”首席服務員聯系走訪企業458家,協助企業兌現惠企資金3.56億元、減稅降費3.6億元,實打實落實幫扶措施,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穩產業鏈供應鏈、穩崗穩就業。
理清“連接線” 辦好群眾“愁盼事”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上杭縣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共產黨人這份為民初心。
2024年6月16日,上杭縣遭受特大暴雨侵襲,給老區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其中404戶農房受損嚴重急需重建,占全省災后重建戶的50%以上。為了讓受災群眾盡快住進新居,上杭縣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把災后住房重建作為今年“暖心事模范辦”重大民生工程,舉全縣之力抓緊抓好抓實。
在上杭縣臨城鎮上登村,臨城鎮黨委和國土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專程上門為村民老李辦理了用地流轉手續,保證了李某戶的因災損毀房屋重建工作順利開展。
“選址的時候,鎮村領導干部十分關心,每天幫忙奔波找地選址,地址選好后又幫我們協調處理各種問題。”老李說,“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在建房審批、資金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多幫助,讓我們這么快住進新房子!”
12月15日,隨著上杭縣藍溪鎮黃潭村災后重建戶唐贈先的住房通過驗收并搬入新居,上杭縣404戶災后重建戶全部搬入新居,比原計劃提前45天。
小事連著民生,民生連著民心。
在鄉村,廬豐畬族鄉黨委針對農村產業存在“缺加工、鏈條短、市場小、利潤低”等問題,立足煙稻菜產業建設“畬味小菜”共富工坊,推動近500名村民“家門口就業”。湖洋鎮黨委籌措資金20萬元對九里圳水渠進行修復擴容,有效解決五坊、新坊、上羅等6個行政村1100余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太拔鎮黨委積極籌措項目資金260余萬元,全力推動災后集鎮農貿市場重建工作,全面改善農貿市場的硬件設施和環境衛生狀況,使“菜籃子”工程更加貼近民生、惠及百姓。泮境鄉黨委堅持從“小切口”入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250萬元完成祖加村線路鋪設及防洪堤修復、彩霞村全民體檢、元康村涼亭建造等,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賢鎮黨委完成全鎮范圍房屋地災隱患點建設截水溝、障云村通障公路關山廟路段路面修復、大東村鵝公隔道路溜方清理、嶺頭村溜方道路清理等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暖心事”,不斷提升民生福祉的溫度。
在縣直單位,縣財政局針對“6·16”受災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負擔大的問題,通過專班化推進和專題會研究方式,制定出臺“6.16”特大暴雨受災減租政策,為受災承租戶送去了及時雨。縣稅務局推出“上門辦、簡化辦、就近辦、微笑辦”四辦工作法,為納稅人提供發票開具、納稅申報、政策輔導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讓廣大群眾切實享受稅收紅利。縣行政服務中心通過“一站辦、智能辦、幫代辦、增值辦”等工作機制,“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達95.52%,“全流程網辦”事項占比達90.24%,實現事項極簡辦理。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上杭縣將群眾滿不滿意、幸不幸福作為衡量基層工作的標尺,一批又一批的黨員干部把百姓裝在心里,把時間花在腳下,踐行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光榮承諾,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急,讓黨旗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飄揚。
拓寬“服務面”辦好群眾“關心事”
“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群眾才會認可我們。”
百姓的“關心事”,就是工作的突破點、立足點。上杭縣各級黨組織聚焦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熱點,以辦好每一件實事的力度提升增進民生福祉的溫度。
從現實需求做起——
縣委組織部選派16名市級鄉村振興指導員到村工作,選派76名駐村第一書記深入田間地頭。縣紀委監委通過“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的方式,聚焦非教學事務加重中小學師生負擔、個體醫療機構違法違規執業、城市餐飲油煙污染擾民等群眾關注問題得到逐步解決。縣住建局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引導縣屬國有企業助力后期長效管理。縣水利局投資6億元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探索實施農村供水縣域統管,逐步實現城鄉居民用水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讓老百姓真正喝上“放心水”。
從突出問題抓起——
縣人社局建成上杭縣公共實訓基地和零工市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00人。縣教育局聚焦群眾關切的“有學上”“上好學”問題,多措并舉拓展優質教育覆蓋面,并通過騰籠換鳥、騰地建校和優質學校擴容,新增學位1800個。縣重點項目服務中心針對用地無法報批、進度推進緩慢等問題,通過細化攻堅計劃、制定任務清單等方式,督促跟蹤上杭蛟洋工業區管委會、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辦理進度,成功突破用地要素“難點”,推動項目順利完成百日攻堅目標任務。縣自然資源局推行“交房(地)即交證”,最大程度保障購房人在戶口落戶、子女入學、交易過戶等方面需求。
從弱勢群體入手——
縣總醫院與14家國內三甲醫院建立共建合作關系,引進落地4個名醫工作室,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好就醫”“就好醫”。縣民政局新建成1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10個示范性長者食堂,為群眾老年幸福生活加碼。縣殘聯、計生協會通過開展志愿者幫扶活動、辦理住院護理險、購買社工服務等方式,提高失獨家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問題;聚焦基層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民生問題……不管大小,只要是關乎百姓民生的“好事”“小事”“實事”,上杭縣黨員干部都盡力而為,掛好“作戰圖”、定好“倒計時”,一件一件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縣共確定“暖心事”項目2903個,已完成2842個。一件件民生實事、暖心小事勾勒出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愛滿杭川”模樣。
通訊員 黃洪輝 袁玲
白砂鎮黨委全面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力促全鎮9戶災后重建戶全部搬入新居,災后重建戶傅高榮向黨委、政府表示感謝(上杭縣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