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雁山區通過三級書記抓黨員教育,抽調業務骨干組建鄉村講師團、百姓宣講團、農民講師小分隊等多支“紅色送學隊”,發揮“小快準”“精準實”優勢,采取“故事會”“微宣講”等方式,深入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邊遠村屯開展宣講,讓“黨建+”的力量直抵基層“末梢”。
送教上門講黨課。堅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按需教學”原則,結合農村黨員農忙特點,把黨員聚集在勞作的田間地頭、晚飯后的小廣場、閑暇之余的村民活動室,以身邊人說身邊事來幫助黨員群眾分析解答遇到的困難和疑問,增添黨課實用性、參與性。針對筏工工作時間不固定,參加組織生活難度大等問題,雁山區將漓江筏工中黨員整合起來,成立“江上紅帆船隊”黨支部。以“流動黨課”作為黨員教育載體,組織開展紅色黨課宣講、先進典型事跡報告、黨員志愿服務等特色活動,通過創新組織形式,切實解決筏工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便的困難,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形成黨建引領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服務民生的良好局面。
線上線下聽黨課。線上,策劃錄制“黨課開講啦”系列精品黨課,制作形成一批主題鮮明、生動鮮活、指導性強的精品黨課課件,在“雁山先鋒e坊”、雁山發布等平臺同步發布,供廣大黨員干部學習收看。依托釘釘平臺,舉辦各類線上培訓班68期,共吸引4000余名黨員群眾參加學習。線下,組建由黨組織書記、德高望重老黨員、少數民族黨員組成的“方言紅色送學隊”,充分發揮支部引領的作用,以主題黨日為契機,推出“普通話+方言”的“雙語”課堂。針對一些自然村屯交通不便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采取“竹筏送學”“駐點教學”的模式,在山村搭建起紅色教育學堂,組織專人專班每月進村開展1次集中學習。
創新形式上黨課。抽調文藝骨干將政治理論、黨史故事、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題材,以快板、漁鼓、彩調和小品等基層黨員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向黨員群眾展現出來,把黨課由教室搬到舞臺、由枯燥變為趣味。為黨員們奉上豐盛“精神食糧”,確保黨員教育走“新”更走“心”,讓廣大黨員、群眾在學習中“不掉隊”“不漏學”。截至目前,通過文藝展現形式開展黨課宣講活動達120余場次,受眾達1.8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