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威寧自治縣龍街鎮農業農村工作堅持以發展為主線,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堅持以農業建設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扎實有效促進農業建設,全鎮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呈現出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落實各項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全鎮干部職工通過宣講惠農政策,組織干部帶政策、帶技術、帶信息走村入戶向農民宣傳各級文件精神。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新品種、新技術,面對面幫助農民分析市場。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面積核查和登記,為把工作做好,該鎮農業服務中心組織召開產業結構調整專題會議,布置核查內容和方法,督促24個行政村(社區)嚴把審核關,按時上報數據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產業結構調整面積準確無誤
其次,積極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實施農機具購置、農村廁所革命等補貼政策,使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努力提升農民素質
該鎮本著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出發點,在各行政村(社區)舉辦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主要以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業技術為目的。重點培訓種養殖大戶,通過常規操作技能培訓和下村現場技術指導,給種養殖大戶提供技術保障,形成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截止目前,發揮農業服務中心全體人員專長培訓農民10期1200人次,培訓內容包括糧食增產工程創建技術培訓、有機質提升項目培訓、山地特色產業發展培訓、各類蔬菜中藥材種植培訓、蔬菜病蟲害防治培訓、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培訓等,通過各種培訓,為該鎮糧食生產安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業經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該鎮還組織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根據不同時間段分批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農技指導,面對面、手把手地向村民傳授農作物病蟲防治、新技術技能操作等,通過推廣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科技服務,解決了村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有效完成各項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建設
第一,在營合恒大援建大棚基地、中心恒大援建大棚基地和中心祥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三膜早熟馬鈴薯700畝。在大院、方井種植標準化一膜早熟馬鈴薯2500畝。在24個村(社區)進行大田種植68900畝。在奢基姑、龍街、海龍、龍河、小米、金星、甫戛、扎塘、新水、和平、豐光、團結、營合等13個村(社區)種植烤煙8600畝。
第二,著力打造“四個兩萬畝”種植規劃。即在奢基姑、龍街、方井、大院、中心、大寨等土地流轉區域種植蔬菜一萬畝,在全鎮適宜種植區域種植辣椒和南瓜一萬畝,共計種植蔬菜兩萬畝。在全鎮采取集中種植和分散種植相結合的方式,種植一膜早熟馬鈴薯兩萬畝。以龍河櫻桃基地為依托,在銀橋、金星、扎塘、新水、和平、團結等村海拔1700米以下的區域種植軟籽石榴,共計種植精品水果兩萬畝。在朝陽光伏太陽能基地及其附近種植牧草一萬畝,在24個村的非公路沿線種植青儲玉米一萬畝,共計種植青儲玉米和牧草兩萬畝。
第三,發展中藥材種植3500畝,即在龍河村櫻桃樹種植魔芋1000畝,采取零星種植和集中種植相結合的模式在全鎮種植紅花2500畝。在扎塘、薪水、小米、和平、團結、銀橋、金星等7個村種植1780畝軟籽石榴。在朝陽、海龍、同心、木槽、紅星、中心等六個村高于2000米海拔的地塊種植蕓豆1000畝。在24個村(社區)種植南瓜3000畝、20萬畝規模化辣椒種植5300畝。在大寨、中心、龍街、奢基姑、方井、大院等6個村社區種植標準化蔬菜種植5100畝。在奢基姑、大寨兩個達標壩區的1190蔬菜種植。
落實畜牧業春防工作,確保畜禽產業健康發展
該鎮24個村(社區)188個村民小組,養牛的有5868戶,目前存欄的牛有11810頭,其中一般戶4341戶養牛9197頭,建檔立卡貧困戶1527戶養牛2613頭。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44個,從事能繁母牛養殖的有27個。全鎮存欄豬有35100頭,存欄羊15000只,家禽70000羽。從目前養殖情況來看,該鎮主要以農戶散養為主,屬于“大規模、小群體、自然型”養殖。
今年以來,該鎮抓牢抓實春季防疫工作,共防疫豬高致病性豬藍耳病1500頭,防疫豬口蹄疫35000頭,防疫牛口蹄疫11810頭,防疫羊口蹄疫15000只,防疫禽流感70000羽。春防期間,防疫技術人員掛村(社區)指導,使口蹄疫疫苗注射應免密度100%,豬瘟應免密度100%,禽流感應免密度98%,豬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應免密度100%。豬、牛、羊、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1%、1.2%、4.5%內。
其次,該鎮積極指導和監督禽流感防治工作,鎮農業服務中心積極配合縣動物疫控中心,對村(社區)進行家禽抽取血清并測試禽流感。該鎮還加強防檢員隊伍建設及管理,建立健全防檢員管理制度體系,及時召開春防疫專題會傳達春防會議精神和對防檢員進行業務培訓。對新進存欄的畜禽做好補針工作,鎮領導實地檢查防疫員藥物儲藏情況,確保畜禽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