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阿拉善右旗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實施“大聯盟”行動,融合各領域黨建力量,用足“1+1>2”倍增效率,持續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抓規范促融合。社區黨組織以“大黨委”為紐帶,全面推行由社區黨組織書記任組長,駐區單位黨組織書記和社區民警、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中黨員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1+X”城市基層黨建“大聯盟”行動組織機構,充分發揮黨建“大聯盟”“乘積”效應。不斷完善“兩對接一通報”制度,實行“契約化”管理,社區黨組織年初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對接并簽訂共建協議,按月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溝通對接,共同謀劃推進落實;按月組織在職黨員深入社區與群眾需求進行對接,實行“清單式”認領,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鎮黨委按季度召開“大工委”聯系會議,分析研判黨建工作,集中解決突出問題,通報駐區單位黨組織落實“服務清單”情況和在職黨員服務群眾情況,積極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多方共治體系。
抓隊伍促融合。社區黨組織實行在冊黨員“直管”、在職黨員“協管”、流動黨員和進城農牧民黨員“聯管”的多重管理體制,全旗9個社區為370多名在冊黨員、1200多名在職黨員、210多名進城農牧民黨員,分類建立詳實的信息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注重整合區域內在職黨員、居民群眾黨員、離退休黨員等黨建工作力量,探索推行城鄉黨員互動工程和“開放式”組織生活,通過開展共同上黨課、過政治生活、認領微心愿等活動,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以精細化服務為目標,組織轄區黨員成立“愛心敲門組”“紅心向黨”“和諧鄰里”等特色服務隊,立足群眾需求開展“組團式服務”,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社區服務緊密融合、無縫銜接。認真落實“雙考核”機制,將“大聯盟”行動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和民主評議黨員、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推動區域黨員教育管理有效融合。
抓服務促融合。社區黨組織以“黨建+”為統領,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廣泛開展“黨建+公益服務”“黨建+互助共享”“黨建+文體娛樂”“黨建+平安治理”“黨建+創業發展”“黨建+陽光扶貧”六個“基礎聯盟”和“黨建+特色品牌”一個“特色聯盟”活動,打造出了“四點半課堂”“孔子學堂”“愛心餐廳”等特色便民、為民服務平臺,不斷推動服務群眾載體提檔升級。探索推行“34560”便民工作法,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定期開展民情采集、隱患排查、法律宣傳、平安治理等服務活動,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大力實施“陽光扶貧”行動,社區黨組織全面摸排轄區群眾貧困情況,建立“幫扶清單”,125個駐區單位黨組織與290戶社區貧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開展“手把手”“面對面”“心連心”服務,實打實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架起黨群服務“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