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們進入大學后更加努力,學到知識本領,將來為家鄉發展做貢獻。”在大學開學之際,夜郎古酒業公司黨支部副書記陳勇為貴州省仁懷市喜頭鎮聯合村10名大一新生送來4萬元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入學。
近年來,仁懷市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地方工業經濟強、民營企業發展活躍的優勢,大力開展“村企聯姻”行動,創新實施“百企興百村”工程,搭建起社會企業與鄉村振興的有效對接平臺,有力推動農村組織、產業、治理等全面發展。
堅持高位推動,科學謀劃部署,采取“自愿參加、組織把關、擇優選派”的原則,以3年為幫扶周期,分2批次優選69家民營企業與69個村居“結親戚”。加大融合發展力度,實行人才互派學習鍛煉,選派69名幫扶企業管理人員到村掛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助理等職務,幫助村居建強基層組織;選派20名村致富帶頭人到企業學習歷練,壯大鄉村人才“蓄水池”容量。常態化召開市級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困難和問題35個,調整退出2家幫扶企業,對20家幫扶成效顯著的企業予以通報表揚。
按照“企業所能、村級所需、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黨組織牽線搭橋,依托企業優勢資源,在項目發展、產銷對接和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幫扶,建立結對幫扶長效機制,為村集體提供“造血式”服務。緊盯鄉村產業發展,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采取“支部+公司+農戶”“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累計投入發展資金6600余萬元,幫助結對村發展產業項目60余個,增加村級集體經濟100余萬元,帶動2000余戶農戶共同發展,有效實現村集體和群眾收入“雙提升”。
堅持把企業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優勢,圍繞生產管理、市場銷售等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培養出1000余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等鄉村人才。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結合生產、包裝、運輸、銷售等崗位需求,優先錄取培訓合格群眾就業務工,解決657人穩定就業。組織開展“金秋助學”“學雷鋒、獻愛心”等主題黨日活動,對800余名老黨員、退役軍人、大學新生及困難群眾開展幫扶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