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鋼社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云陽鎮東4公里處,是在2004年6月原南陽市云鋼總廠破產的基礎上成立的。云鋼社區成立時,社區資源嚴重缺乏、治理合力難以形成,迫切需要在黨建引領下創新組織動員方式。為有效破解這些難題,云鋼社區黨委以打造高效、便民、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探索實踐了“五好”工作法,通過建設好班子、爭取好項目、建立好制度、開展好活動、優化好服務,讓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云鋼社區全貌
一、做法與經過
(一)建設好班子,保障支部過硬
社區黨委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凝聚民心、服務群眾”的總體思路,深入職工家庭,以拉家常的形式,傾聽他們的“心聲”,積極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建立網格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義務勞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等,積極開展評選十大之星、道德模范、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廣大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不斷增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東扎根云鋼社區18年,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南陽市十佳村(社區)支部書記。
(二)爭取好項目,打造宜居社區
為解決社區居民住房破爛、基礎設施差等問題,社區黨委積極向上爭取引進一大批民生項目,居民生活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爭取總投資4100余萬元的國家廉租房項目和棚戶區改造項目,極大改善了社區居民的住房條件。爭取資金1100余萬元,建成5個室外活動廣場,總面積1萬余平方;硬化、綠化總面積3.1萬余平方米;建成4層綜合活動樓、兒童之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修建塑膠籃球場、塑膠跑道、門球場、足籃一體運動場、兒童樂園等休閑娛樂場所,安裝健身器材86套;打造星級公廁2座;新建450平方米的菜市場;安裝路燈61盞、數字監控32個;建成5個公共車棚總面積1200多平方米,內部監控充電樁一應俱全;新建停車場860平方,社區基礎設施實現了大提升。
(三)建立好制度,促進共建共享
社區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深化服務舉措。社區涉及各項居民切身利益事項、重大事項都按“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程序決策、實施,提高了社區政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水平,促進了社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社區結合黨建引領全科網格化治理,健全“社區黨組織+網格支部+微網格員”的組織架構,建立網格黨支部4個、配備微網格員61名,把黨的組織和服務延伸到了群眾身邊。重點摸清本社區特殊困難對象,如生活困難的老、弱、病、殘、災等居民的情況,及時對困難群體給予救濟慰問,為符合低保條件的辦理低保,提供公益性崗位等。延伸幫扶領域,增加幫扶內容,探索實行志愿者幫扶和有償幫扶相結合。實施一站式辦理制度,簡易訴求服務,立即辦理;需要轉辦上級審批的,由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全程代理,同時為居民提供社會保障、物業服務、家政服務、文化娛樂活動、創業幫扶等服務,每年接待人數達1.5萬人次以上,提供代辦服務3000多人次。
(四)開展好活動,提升幸福指數
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陣地,扎實開展志愿者服務、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公婆)評選,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文明風尚;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如:“七一”建黨節慰問、“八一”退役軍人座談會等。每逢重大節日,社區都會組織大型晚會或演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奮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文藝晚會,在社區掀起了愛黨愛國高潮。中老年健身體操隊和年輕人廣場舞隊常態化開展排練,2019年10月社區舞蹈隊和云陽鎮舞蹈隊組成的聯合隊伍參加河南省“群星耀中原,愛我中華”廣場舞比賽,取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五)優化好服務,培育宜業沃土
云鋼社區以提升服務力為切入點,實現優化服務暖民心,宜業興業惠民生。一是提供優質服務,畫好黨群“同心圓”。秉承“你失業我幫扶”的理念,先后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50多期次,提升居民就業創業能力。提供社區公共服務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同時收集轄區內天瑞云鑄公司等企業用工信息,為居民提供 1000余條就業崗位信息,實現了社區居民充分就業。二是“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培植宜業興業沃土。營造寬松環境,減輕企業負擔,在省重點項目天瑞云鑄啟動生產之前,投資100余萬元改造職工宿舍72套;投資50余萬元對廢棄俱樂部高標準改造,擴建標準廠房600多平方米;減免前期企業租金數萬元,社區水電維修工作人員無償為企業提供服務,解決企業生產后顧之憂;設置人才公寓,高技能人才免費入住。
二、成效與反響
(一)社區黨委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通過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服務群眾為根本目標,有效解決了企業改制社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初步找到了企業改制社區黨組織建設的新模式和新的工作機制,社區黨委的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先后獲得“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河南省五星黨支部”“河南省黨建示范點”“河南省衛生先進小區”等榮譽稱號!
(二)社區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依托爭取的項目,社區居民告別了之前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的牛毛氈房、舊瓦房,社區新建的居民樓鱗次櫛比,老舊樓實現了全面修繕,老化的水電網實現了全面翻新;歷時4年,協調電業、通信等多個部門,拆除18棟舊房線路和61根高低壓電線桿并將變壓器移除,規范了社區整治;爭取資金30萬元,對社區的周邊主要道路進行硬化、綠化,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如今的云鋼社區居住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文化設施豐富,文體廣場、綜合活動樓、籃球場、門球場、兒童樂園、圖書館等設施應有盡有,成為周邊群眾閑暇時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
(三)社區居民就業得到進一步保障
通過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健全就業服務體系,搭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社區產業發展,有效拓寬了居民的就業渠道。依托崔樹平、鄭潤華等創業成功人士,帶動就業400余人,轉移就業300余人。同時以優質的服務筑巢引鳳,2021年引進的童車廠和服裝廠已順利投產,2023年先后又招引兩家企業計劃在社區投資建廠,預計所有項目建成后,將為3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三、經驗與啟示
社區黨組織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不斷建強基層戰斗堡壘,以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社區社會治理工作有序開展,多措并舉激發“紅色細胞”在基層治理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才能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
堅持以人為本,把關乎社區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居民參與活動常態化、居民走進社區便民化、居民參與社區文娛化,不斷強化社區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
結合社區居民屬于企業下崗職工的實際,緊緊圍繞居民群眾的需求,完善社區的服務體系。讓社區成為溝通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務、整合社會資源、引領共同價值主陣地。讓居民享受家門口就業、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等服務,為社區治理凝聚人心,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打造“小社區、大服務、惠民生”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