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沒,解放村老吳家丟了20多年的閨女找著啦!”
“真的嗎?咋找著的?”“是駐村第一書記直播間幫著找回來的!”
近日,在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雙橋鎮,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廣為流傳,給凜冽的寒冬增添了絲絲暖意。鄉親們在為親人重逢感到高興的同時,也為促成尋親的“靚麗雙橋直播間”里的每位駐村第一書記點贊。
“靚麗雙橋直播間”是雙橋鎮對接省、市、縣派駐的9個包聯幫扶單位共同打造的電商服務中心,于10月10日正式開播,不僅直播帶貨銷售當地農副產品,還收集村情民意,分類登記并落實解決,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老吳家走失的閨女名叫吳家銀,28年前離家出走流浪至山西落戶安家,從此與家人失去聯系。多年來,她只記得老家在雙橋鎮的“梯子溝”,自己也曾尋找親人卻始終無果。11月10日,吳家銀的侄女王美玲刷抖音時,看到了“靚麗雙橋直播間”,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王美玲對駐村第一書記主播講述了吳家銀的經歷,交流了尋親想法。
收到求助后,作為主播之一的紫陽縣委編辦派駐雙橋鎮解放村駐村第一書記廖從發便上了心,“以前我們村有個梯子溝自然村,后來經過合并、改名,成了解放村。吳家銀會不會是我們村的?”他立刻和其他村干部分頭行動,手拿照片走村入戶打聽。
因“梯子溝”地名早已不再使用,天寒地凍,廖從發一行奔波多日一無所得,尋訪一度陷入僵局。盡管如此,他們并沒有放棄,終于從62歲的退休村干部王方紀口中得到了關鍵信息,鎖定了地名位置。“通過王方紀,我們確定‘梯子溝’這個地方就在解放村二組,而且他印象中有吳家銀這個名字,并告訴我以前的村民花名冊等資料還封存在村委會檔案室,里面可能有線索。”廖從發說。
廖從發一行兵分兩路,一路到解放村二組走訪,另一路去檔案室翻看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了收獲。在一份塵封已久的舊檔案中,出現了吳家銀的名字,還有她的姐姐吳家紅。他們立刻聯系吳家紅辨認、比對資料,確定了兩人的姐妹關系,于是安排她們盡快見面。
“可算是找到你了,這下我們永遠不會再分離了。”12月9日,在解放村村委會,失聯28年的吳家兩姐妹在鎮村干部、鄉親們的見證下相擁而泣,不少人流下了眼淚。自此,這一感人的尋親事件圓滿畫上了句號。
“我馬上60歲了,她也快50歲了,走了這么多年,做夢也沒想到今天還能團聚。要是沒有直播間、沒有駐村干部的幫助,這輩子我可能也找不到親妹妹。”吳家紅抹著眼淚感激地說。
“自直播間開播以來,我們不僅擴大了本地農特產品的銷售,也讓更多的群眾認識了我們,認可了我們,更信任我們,愿意跟我們談心交流。這兩個月來,我們和村民一起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感動,為民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廖從發感慨地說。
這次成功尋親,是紫陽縣駐村第一書記“組團服務”的一個縮影。該縣按照“一鎮一團”原則,組建了17個鎮級“第一書記服務團”,服務內容涵蓋政策宣講、項目引進、技能培訓、產業指導、基層治理、為民代辦等組團幫扶事項。截至目前,制定了421項具體幫扶合作任務清單,已取得明顯成效的近300項。
本報記者 許露露
通訊員毛潤 何珣
吳家銀(右二)和姐姐吳家紅喜悅重逢。(紫陽縣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