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揚州市蘇中鹽業有限公司將名下10.8畝供而未用土地轉讓給儀征恒盛機械有限公司,閑置4年的土地即將煥發生機。
這是儀征市月塘鎮盤活低效用地,喚醒“沉睡”資源,向“存量”要“增量”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月塘鎮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從節約集約土地資源、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入手,內涵式挖潛,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
把脈問診,摸清土地“撂荒”原因
成立低效工業用地處置工作專班,對全鎮141家低產能、低產值、低貢獻企業開展拉網式實地摸排,對土地權屬、征租面積、實繳稅金逐一比對核實,根據各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租金、用工、稅收增長點等核心指標,深入分析研判,建立月塘鎮工業企業動態數據庫,并形成“一企一策”檔案,科學劃分企業低效等級,制定處置計劃。
“存量低效用地有各種各樣的形成原因,比如江蘇沃誠工貿的23.4畝土地是個人經過法拍得到的,土地增值帶來的收益可能大于生產收益,所以這個地塊一直閑置未用,所有人也不愿意投資建廠。”工作專班工作人員冬業濤介紹,“這就需要我們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對接供需,尋找企業、社會資本參與存量用地轉型升級。”
對癥下藥,提升土地“復墾”效率
摸清低效用地的原因,成功盤活就能靶向對接。“沒想到投資辦廠也能‘拎包入住’,存量的土地和廠房直接就能使用,大大縮短了我們落戶投產的時間。”提到落戶月塘,儀聯過濾器材有限公司的李俊贊不絕口。該公司落戶的低效土地原屬于江蘇塔克人造草坪地毯有限公司,鎮招商部門從招商信息中匹配高回報率的科技型項目,邀請有意向的企業家多次到現場考察,最終實現“騰籠換鳥”。
此外,鎮里還建立了鎮村聯合服務企業機制,按照責任落實具體化、收益分配貢獻化導向,明確各村落實具體地塊低效處置責任,將處置后的企業稅收一半獎勵到村。預計明年每畝新增開票不低于100萬元,實現稅收增加600萬元以上。
增容提質,實現土地集約高效
“今年我們聯合各村共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遷走散墳600余座,實現土地更加集中連片,為建設更多的高標準農田打下了基礎。”月塘鎮社會事業局工作人員王吉祥說。
月塘鎮還同步開展了布局分散的建設用地和農用地排查整治工作,有序推進耕地集中保護、建設用地連片開發,不斷提升土地集約利用率。“我們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造低效用地舉措,在充分利用存量的同時,堅持引進高回報率的科技型項目。通過鎮搭平臺、企業協商、市場化處置的方式,近期盤活的兩處低效用地均達到B類標準。將有限的資源全部向華電光伏及儲能電站、國鑫電氣二期等綠色新能源項目傾斜,不斷提升畝產效益。”月塘鎮副鎮長魏九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