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補齊村干部隊伍存在的致富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等短板,改變個別村村“兩委”換屆無人可選的窘境,遼寧省撫順市啟動實施了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并將其作為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一號工程”,目前已確定培養對象1648人。
據撫順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新武介紹,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是基層干部培養的“升級版”,與以往不同的是,將培養對象分為三個培養目標:初級目標是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中級目標是將培養對象培養成村書記、村主任或產業帶頭人;高級目標是將培養對象培養成鄉村振興領軍人物。通過建立聯系一批、選拔一批、鞏固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五個一批”長效機制,著力把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打造成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蓄水池”。已確定的1648名培養對象中,初級1325人、中級261人、高級62人。
對已確定的培養對象,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構建市級示范培訓、縣區重點培訓、鄉鎮普遍培訓模式,定期開辦“三向培養”論壇,面向培養對象開辦免費全日制學歷教育,首批55名培養對象已完成學業。
清原縣大蘇河鄉大堡村黨支部書記周亮生是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之一。2016年以前,大堡村還是個集體經濟“空殼村”,欠外債5萬余元,村民上訪不斷。在外地開飯店的周亮生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后,通過大力發展木耳種植等產業,2019年村集體收入11萬元,全村1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為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周亮生在動員村民大力發展果樹種植業的同時,組織20余戶老弱病殘戶,網上培訓手工藝品加工技術,村民孫香愛10分鐘就能用玉米葉子制作一只蜻蜓,每只可賺7毛錢。
由于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本土化、接地氣,撫順市涌現了一批像周亮生這樣的基層帶頭人,他們積極投身到復工復產之中。望花區塔峪鎮五老村培養對象逯苗苗,和村“兩委”成員一道,組織村民成立農業生產應急隊,深入農戶家中摸底,幫助協調生產物資,確保生產不斷檔、農事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