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著力在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持續發力,以“五化協同、大抓基層”為目標,通過打好建強基層組織、優化攻堅隊伍、強化人才支撐“三輪驅動”組合拳,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相融互動、互促共贏,為全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建強基層組織,筑牢脫貧攻堅“橋頭堡”。農牧區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試行》和《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全面啟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提質年工程,將基層黨建工作與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全旗基層黨組織年底前普遍實現“政治功能、組織體系、隊伍建設、服務功能、治理能力、基礎保障”全面進步、全面提質。堅持以“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保障、基本能力”“六基”建設為抓手,扎實開展“最強黨支部”創建活動,通過明確總體目標、規范創建步驟、細化考評細則、強化結果運用等方式,力爭年底前30%嘎查黨支部達到“最強黨支部”標準。全面推行軟弱渙散嘎查黨組織“411”工作法,由一名旗處級領導、一名組工干部、一名蘇木鎮黨委班子成員、一名嘎查“第一書記”和一支駐村工作隊、一套整改方案,合力推動軟弱渙散嘎查黨支部“動態清零”,打造出了巴音寶格德嘎查、胡樹其嘎查等一批黨建示范點,形成了“點上開花、面上結果”的黨建示范效應。
優化攻堅力量,鍛造脫貧攻堅“先鋒隊”。聚焦打造一支業務過硬、工作得力、攻堅有效的扶貧隊伍,實施“紅色領雁”培育行動,參照人事檔案管理辦法,對全旗103名嘎查社區黨支部書記、副書記,主任、副主任進行旗委組織部建檔管理。實施“定位+識別”“建制+培育”“嚴管+厚愛”“3+3”培養模式,276名蘇木鎮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嘎查“兩委”班子成員與178名嘎查后備干部建立傳幫帶“成長鏈”。大力實施“五培養”工程,先后把158名農牧民黨員培養成了產業骨干,把75名產業骨干培養成黨員,把68名產業骨干黨員培養成嘎查后備干部,把52名嘎查干部培養成了產業致富帶頭人,把15名種養殖大戶培養成了“黨員中心戶”,形成了“上下管育愛”全鏈條培育模式。組織103名農牧民分批參加素質提升教育,全面提升農牧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舉辦黨員干部主體教育培訓班、打造“空中課堂”、開展農牧區黨員集中教育月等形式,著力提升農牧區基層干部能力素質和工作水平。先后制定出臺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工作交接制度等,探索實施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工作質效。
強化人才支撐,跑出脫貧攻堅“新速度”。持續在打好脫貧攻堅“人才牌”上下功夫,聚焦打造全國沙草產業示范基地,聘請10名國內肉蓯蓉科研領域專家成立阿拉善荒漠肉蓯蓉產業發展顧問團,助推沙草產業發展。2019年,全旗人工種植梭梭林面積達到199萬畝,人工接種肉蓯蓉面積35萬畝,成為全國重要的肉蓯蓉、鎖陽集散地。以打造全國駱駝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為目標,充分發揮駱駝研究院、龍頭企業產學研人才技術交流合作平臺作用,設立研發中心5個,建立人才培養基地2個,建成奶源基地13家,帶動2000多名農牧民從事駱駝產業。創設“田間課堂”,組織“土專家”“田秀才”深入田間地頭、牧場基地,為廣大農牧民出主意、做示范、傳真經,帶領農牧民拓寬致富增收渠道。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抽調17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農牧業、林草業、旅游業3個產業發展“智囊團”,從畜牧林草專業技術人員、種養能手、產業帶頭人等群體中為8個貧困嘎查123名貧困戶精準選派12名產業指導員,幫助農牧民出點子、傳經驗、找市場、作參謀,不斷增強農牧民自身發展的源動力,推動“造血式”扶貧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