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江市市中區始終把建強社區干部隊伍作為抓好城市基層黨建、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舉措,認真念好“選、育、管、用”四字訣,著力鍛造過硬干部隊伍。
一是選好人。全面推行書記、主任一肩挑,除樂賢街道4個社區暫緩外,全區其余47個社區全部實現一肩挑,比例達92.2%。建立準入機制,凡社區常職干部出現空缺,由鎮街面向全區公開招考年齡45周歲以下、學歷大專及以上、城鎮社區戶籍人口人員,持續優化社區干部隊伍結構,目前大專及以上學歷達84.3%。實行縣級備案管理,社區黨組織書記調整、常職干部招錄由鎮街申請,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主要領導審批,社區常職干部調整報區委組織部備案。
二是育好能。強化社工師培育,舉辦社工師考前培訓班3期,將各鎮街組織社區工作者參加社工師考試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考核,明確所有社區常職干部、臨聘人員必須全部報名,未考過的繼續參加第二年考試,直到考過為止。健全“兩個全覆蓋”培訓機制,區級每年對社區黨組織書記全覆蓋培訓,鎮街兜底對社區干部開展全覆蓋培訓。注重提能補缺,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大講堂,每年組織優秀社區干部到省內先進地區學習交流,選派社區干部參加省、市、區三級頂崗鍛煉。
三是管好行。落實聯審制度,會同紀委監委、政法、公安等部門每年對所有社區干部進行聯審,做到凡動必報,凡動必審。創新“五色”預警,將政治理論學習時間、工作完成進度質量、為群眾辦事效率、服務群眾態度、工作紀律、黨風廉政六個方面作為日常考核內容,按照扣分值依次評定為綠、藍、橙、黃、紅5個等次,督促限時整改、提質增效。建立激勵機制,按社區常職干部年人均4800元標準設立績效獎,根據工作實績和日常考核確定具體金額,杜絕平均分配。
四是用好才。積極推優評先,呂祖廟社區黨委書記鐘利萍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近五年共有31名社區干部當選為省、市、區“兩代表一委員”,85人表彰為優秀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暢通晉升渠道,今年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定向招錄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3人,確保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加強宣傳報道,邀請內江日報、內江電視臺等媒體對社區干部先進事跡進行報道,推薦優秀社區干部到市區培訓班授課、作為示范點位匯報人,進一步提升社區干部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