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在跳拉丁舞時,腳踝千萬不能彎屈,人要站直……”6月8日晚上,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松南村文化禮堂里燈火通明,文藝骨干周清晨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指導學員正確的拉丁舞跳姿。
當晚是松門鎮“鄉村藝校”拉丁舞公益培訓的第一堂課,有18名農家女報名參加。41歲的河頭村汪美紅從小喜歡跳拉丁舞,她說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舞蹈夢,年青時沒有實現夢想,這次鎮里給了公益培訓的機會,很開心,第一時間就在“線上”報名了。“這樣的公益培訓很好,可以利用業余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第一節拉丁舞課,周清晨老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簡單的造型以及找重心等基礎知識上,學員們個個學得非常認真。松西村的駱盼盼在第一節課結束后,感到很是尷尬。“我的肚子有點大,老師一直在叫我收腹、挺胸,接下來我要多練習,多減肥,這樣如果能堅持下去的話,我想我的體態應該會變好。”
除了松南村文化禮堂,在該鎮的度爿村文化禮堂,當晚“鄉村藝校”吉他公益培訓課也正式啟動,有來自松門周邊的15名器樂愛好者報名參加。35歲的羅杰是松門鎮第四小學的一名體育老師,老家來自江西的上饒市,喜歡音樂的他得知鎮綜合文化站開設“鄉村藝校”,而且設立多個公益培訓項目,通過“線上”報名方式,參加吉他的培訓。為此,他還自費購買了一把新吉他。
“我主要是喜歡音樂,看別人彈吉他,比如在街頭、在馬路邊上,聽他們彈奏樂曲,就很喜歡,也很崇拜,所以鎮里有吉他培訓,我覺得非常的好。”他說。
松門鎮“鄉村藝校”共開設了18個班,公益培訓項目有旗袍秀、瑜伽、手機攝影、尤克里里、書法、排舞、大合唱等13個門類。為更好地開展培訓 ,該鎮綜合文化站還分別把綜合文化站和松南村文化禮堂打造成擁有4個門類以上藝術培訓課程的“鄉村藝校”示范點。
培訓現場,鎮文化指導員張素娥說,第一期鎮里共安排了8個點,有放在農村文化禮堂的,有放在鎮綜合文化站的,也有放在企業的,每節課是45分鐘,一個晚上是兩節課90分鐘。
為激發廣大群眾的文化創造力,推動“幸福溫嶺”建設,今年6月份,溫嶺市委宣傳部啟動了“鄉村藝校”公益培訓項目,通過文化輔導、藝術熏陶,盡可能多的滿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據了解,該市首期推出的公益培訓項目有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書法及特色門類課程,共創辦88個藝術培訓點,招收學員人數5000多人。該市表示,全年將組織“鄉村藝校”公益培訓500班次,有條件的文化禮堂還可成立“鄉村藝術團”,并在年底進行一場全市性的“鄉村藝校”文藝團隊大展演,匯報培訓成果。
圖為松門鎮“鄉村藝校”拉丁舞公益培訓課現場,周清晨老師在指導學員學跳拉丁舞。
圖為松門鎮“鄉村藝校”吉他公益培訓課現場,江云忠老師在教學員們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