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文(左)帶趙袍(右)入戶看望張淑蘭老人
師傅:吳杰文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
徒弟:趙袍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鎮大新溪村書記助理
茂密幽深的叢林、碩果累累的果園、清澈見底的溪流……眼前這個靜謐美麗的村落,是有著豐富生態資源的大新溪村,也是我到基層鍛煉開始的地方。
村很小,只有100多戶人家,戶籍人口590多人,常住人口不到200人。雖然小,但在我的師傅、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吳杰文眼中,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等待著被開發。
“你看,這個水庫可以建棧道開設垂釣項目,這片古樹林是天然的森林公園,那邊已經在準備打造農事體驗區……”2022年9月5日,到村報到第一天,吳隊長便帶著我徒步大新溪村,充滿激情地向我介紹村莊未來的發展規劃。
那天我們在鄉間小路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直到我的腳上磨出了水泡。原來,“用腳丈量”就是師傅給我上的第一堂課。“到村工作,首先必須走出去,多在村里走走,多到群眾家里看看,才能知道工作該如何開展?!彼慕陶d,從此我牢牢記在心里。
到村兩個月,當我走遍大新溪村后,吳隊長開始帶著我走訪鎮里的其他村,“你不僅要熟悉所在村的情況,也要熟悉周邊村的情況,從而對所在區域的發展有系統的了解?!睅е鴮@片土地的好奇,我不停地走訪、不停地思索,收獲頗豐。浮濱鎮是嶺頭單叢茶的原產地,茶葉是當地第一產業,是村民們發家致富的密碼,更是當地群眾離不開的鄉土文化。“阿弟,來食茶!”熱情的山里人招呼我這個外鄉人,在一縷縷茶香里,我逐漸熟悉、愛上了這片熱土。
我是云南人,來到村里之后,語言不通成為工作中最大的阻礙。吳隊長從脫貧戶入手,帶著我走訪村民。每一次踏進村民家之前,隊長都會告訴我這戶人家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關注重點等,出來時又會耐心地“翻譯”剛才村民說了什么,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難?!坝枚鷥A聽”便是他給我上的第二堂課。
還記得吳隊長帶著我入戶走訪張淑蘭老人時,年近八旬的她行動不便,隊長搬來板凳,挨著老人的輪椅坐下,詢問她的身體狀況、生活日常等,一嘮就是半個多小時。臨走時,老人拉著隊長的手,嘴里一直說著感謝和不舍的話。出來后,隊長提醒我說,“你注意到了嗎?其實老人家反復講的就是那幾句話。我來了好幾次,都是一樣的內容。主要是她家里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家很寂寞,很想跟人傾訴,所以你千萬不能嫌煩,要耐心地聽她說話,她會開心好幾天!”原來,這就是空巢老人的“急難愁盼”??!我趕緊將師傅說的這些話寫進筆記本,這些寶貴的經驗成為我提升走訪實效、拉近和群眾距離的法寶。
當然,用耳聽、用筆記還不夠,“用心思考”是師傅給我上的第三堂課。記得有一回,上級領導來村里調研。恰逢吳隊長有事外出,就讓我協助另一位隊員參與訪談。為此,我做足了準備,將所有工作總結、信息簡報都過了一遍,想著面對訪談應該能夠對答如流。可當被問及“目前村里發展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么,你們準備如何破解”時,我發現紙上那一個個數據根本無法為我提供答案。
吳隊長回來后,看出了我的沮喪,對我說:“小趙,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必須要在了解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所需、群眾所盼,厘清工作思路,找出對策措施,才能真正答好這樣的問題。”因此,接下來我改變了工作方法,遇事不但多張嘴,更要多問為什么,多琢磨怎么辦。
如今,我到村快一年了。師傅的這“三堂課”,成了我的珍貴積累。接下來的時光里,我會更加努力增見識學本領,爭取早日“出師”。
延伸閱讀 >>>
近年來,廣東省潮州市扎實推進選調生培養工作,始終把選調生到村任職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干部的主陣地,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實干型選調生隊伍,涵養年輕干部隊伍“蓄水池”。
為有效引導選調生融入基層、錘煉作風、增長才干,潮州市建立選調生“雙軌培養”機制,從所在單位科室負責人、派駐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中安排214名領導干部,分別擔任選調生在錄用單位和到基層鍛煉的培養導師,促使選調生在單位和基層都有引路人傳授經驗、解疑釋惑,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激勵他們在基層一線磨礪本領、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