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日前印發《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的意見》,明確將通過深化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壯大鄉村產業等一系列舉措,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意見》提出,全面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持續實施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組織功能,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立健全“抓鄉促村、整縣提升”工作機制。全面推開“四議兩公開”,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并向其他村干部覆蓋,加大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培育工作力度,選優派強駐村第一書記。深入推進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知農愛農、業務精湛、群眾認可的“新農干”隊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對此,《意見》提出要依托鄉土資源和產業基礎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大力發展“美麗鄉村+”農業、休閑、非遺、民宿、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因地制宜建設休閑農業精品區,并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冷鏈配送、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帶動農民家門口增收致富。加快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學習運用浙江培育強村公司、實施片區組團、打造共富工坊等新模式,拓展生產托管、物業租賃等新領域,探索融合經濟、“飛地”經濟、服務經濟等新路徑。對集體經營性收入相對較低的薄弱村,實施千村提升攻堅行動。
《意見》明確,力爭到2025年,全省建成100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并把3000個以上行政村、200個以上鄉鎮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到2035年,基本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